第43节 (第2/2页)
天,她下午听高老师特地给她讲了年轻时候和师丈隔着大半个地球,如今也隔山隔海的经历。 但他们终究是要迎来团聚了。 嗯,师丈肯定也在盼着团聚。他们父子每年都有几封信来的。 要不是通信不方便,还能跟多些。 想想高老师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于朵觉得她自己这点波折也算不上什么了。 而且,她不是很快就找到一份新工作了么。 现在也不求什么铁饭碗、稳定收入了。 只要能有收入、自给自足就是好事! 有个努力的方向就好! “事情都已经这样,尘埃落定了。我还能怎么样?咱家又没有一个副厂长亲戚。” 于凌笑道:“你想得开就好!” 嗯,今天见到钟言的状态很好。她也觉得自己应该把心放宽一点。 钟言这里有了一份进账,她暂时也衣食无忧。 昨天真不该想着和小妹争‘遗产’份额的。 谁能知道她今天就‘失业’了呢。 于朵和于凌一起收拾了,就回房间拿出今天学的英语复习起来。 她大声读着,不但于凌和于承,就连路家、周家等人家都听到了。 周大妈从窗户探头出来问于承,“于朵这叽里咕噜的在干嘛?” 看她之前的样子,不像是受了大刺激想不通啊。 其实杨家也听到了,不过杨大妈很淡定的告诉了家里人是怎么回事。 于承仔细听了听道:“听着有点想外语。” 于凌道:“就是外语,她今天开始跟着高老师学外语了。说是咱们和漂亮国建交了,以后和英语国家的往来一定会更多。学了外语以后吃香!” 路大妈道:“这于朵可真是个百折不挠的性子啊!” 于承道:“不能把注都下在一个地方啊。技多不压身,她乐意学、也有人教就让她学好了。” 最近《新闻联播》也常说外国的事,看着风向是变了。 反正也不要学费的。 杨大妈走出来道:“你中午说之不尽还能去读高中?” 于承点头,“是啊,商量好了的。如果这个工作落空,让她去读高中。” 想到他们家三兄妹是怎么商量的,几个大妈都不由得露出笑意来。 笑得于承有些讪讪的。 杨大妈道:“嗯,于承和小邱供着三个读书的也是辛苦了。” 别笑了,只要送去了就算是好的。 辛苦供了还要被嘲笑,这就让人下不来台了。 周大妈立即接口,“是的、是的。你爸爸、妈妈知道了一定会高兴的。” 第34章 路大妈道:“是该多读书,尤其孩子不是学习不好。读了书分配的工作比自己找的强多了。” 机械厂内部还算平静,子弟校的小学生也没闹什么事。 比较跳一点的就是初中、高中的娃儿。 她家路璐这些年当小学数学老师过得还可以。 工资随着工龄稳定增长,还有寒暑假。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教师宿舍不够,青年教师好些都没分到房子。 不过据说今年可能要动工了。 于承和大院里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唠了一会儿嗑。 这个年纪的男人,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像于承这样还有兄弟、妹子在读书的也有。 一说,也是个个都觉得负担重、生活不易。 原本于承应该挺幸福,两个老人都是退休工人。自己有一份工资,还能补贴儿孙。 结果相继得病去世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