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1/2页)
《18岁那年》的节奏很慢,没有一般生活剧里的婆媳矛盾、夫妻失和、凤凰男孔雀女,整部剧是平和的,剧情平和,音乐平和,观众的心情也是平和的。 可不知为什么,魏忆就是愿意一点点地追下去。 她想看到黄路宁幸福。 而因为看《18岁那年》太过专注,魏忆都没来得及关注最近发生的八卦,也因此,当她瞥一眼热度榜,看到《18岁那年》最新一集的热度已有13000+之后,魏忆怔住了。 什么情况? 她以为《18岁那年》只是她的小众珍藏而已。 就算这部剧由陆煦主演,她也没想过它会这么火。 作者的话: 下一章提《侠客》,得先铺垫一下。 第92章 092 一字之诗 “又一部13000 热度的剧,陆煦真的是剧圈top!” “《18岁那年》上线之后热度没下过一万吧?这号召力简直绝了。” “借楼问一句,《18岁那年》好看吗?感觉不是我喜欢的题材,我就没看。” “快去看!绝对不亏,是那种温暖又温柔、暖到你骨子里的剧,好看的!” 电视剧论坛上,有关《18岁那年》的讨论格外热闹,有讨论剧情本身的,也有讨论陆煦演技的——无论陆煦演绎的是哪一年的黄路宁,观众们在他身上都看不出丝毫违和感。 “我押一包芥末薯片,陆煦能靠这部剧拿星辰奖视帝。” “我也……《识骨之途》俞一不拿还有理由,黄路宁再不拿,我想不出任何理由。” “ 1 1。” 在整个互联网上,对《18岁那年》的讨论并不仅限于论坛所提及的内容—— “我妈超爱这部剧,她说剧里的黄路宁和我舅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 1,她明明应该更爱那种狗血婆媳剧的,这一部居然她看到停不下来。” “感觉他们是从黄路宁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人生哪有那么多波折呢?《18岁那年》是对普通人人生的刻画。” 《18岁那年》观众的年龄跨度……比主创们以为的要大很多。 一位剧评人在《18岁那年》播出十集后发表了一篇剧评,他说,《18岁那年》之所以火,是因为这部剧抓住了“当下”两个字。 谁都没有回到18岁的可能。 谁的人生都充斥着遗憾。 黄路宁回到过去,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家庭的氛围,也改变了周围人的命运,但这部剧所强调的永远不会是回到过去,而是活在当下。 “不必回到过去再改变,现在改变也来得及。” 观众们讨论着和这部剧有关的各种细节——《18岁那年》虽不似《尸声》那般逻辑缜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