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2/2页)
文康也觉得没脸,他读了十多年的书,花了家里不少银子,却连个举人的功名都没有。 现在,家里的进项还要靠着妹妹。 林云珠摆摆手,对两人说:“每个人各有所长,哥哥们擅长的不是这个而已。伯府是我的家,即便以后出嫁,伯府依旧是我的依靠。只有伯府好了,我才能好。 现在这个时候,哥哥们不必在意这些小节。我们应该一起努力才是。我能开铺子,就赚些银子补贴家里。哥哥们应该做更重要的事。” 什么重要的事,林云珠没说,但林文杰和林文康都明白。 林文杰的任务是把伯府撑起来。林文康则是要尽快考取功名。 林云紫也赞同林云珠的话,帮着劝道:“现在家里什么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大哥二哥也不要推辞。府里总是要维持下去的。若过个几年,府里进项多了,大哥再把这些银子补给二妹妹便是。” 林云珠点头,现在的大事是要逆天改命。 保命、保命,这是第一重要的。若命都丢了,这些银子有屁用? 如此,林文杰也不好再推辞。 ———— 林文康自从年后,就一直在家待着。 他四处考察一番后,看中了京城附近的青山书院。 这家书院在京城外约莫一百二十里的一座小山上。 据说前朝的时候就已经建立,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这青山书院,且不说它前朝的时候如何牛。单是本朝这建国短短二十年,就已经出了三十多位进士。 本朝恢复科举以来,会试不过举行了六届,平均算下来,每一届高中的学子,竟然有五位之多。 可能单听五位,比起书院上百人的学子,并不觉得很多。 但要知道,每三年,全国录取的进士人数也不过两百多人。而全国又有多少书院?还有多少县学、府学? 有些县,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出不了一个进士。 林文康说了这个决定后,家里人都非常赞同。 一来这青山书院的确是好,再一个就是离家也近。 林文康提前打听清楚了青山书院的入学流程,就一个人去了书院。 其余人都在家里等着。 林文杰本想陪着他去,也被林文康拒了。 据说,想入青山书院,也不难。 这书院不看出身,不管你是农户,还是商户,亦或是官家子弟。只要三代内没清清白白,通过了书院的入学测试,缴足束脩即可。 不过,听说青山书院的入学测试相当有难度。 林家人并不知道林文康的学识能不能通过入学测试,在家里干着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