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番外 (第3/3页)
在花园里玩了许久。 忽然,师兄打来了一通电话。 “听欧执名说,你捡了个小徒弟?” 若沧困惑问道:“他怎么说的?” “怎么说?”师兄用鼠标戳戳戳,“昭告天下,名师有高徒。” 欧执名,现代优秀展晒艺术家。 不过一晚上加一个忙碌白天,他都能够通过网络,告诉所有观众:嘿嘿嘿,我家来了一位小可爱! 视频简单,无需废话。 点开就是若沧带着小朋友在夜晚鱼池边玩水,不一会儿又在白天花园石桌上练字写字。 别的不说,若沧大家长小师父的气质卓然。 衬托得瘦猴一样的小孩儿,都透着活泼可爱。 师兄啧啧啧道:“果然欧执名的花没有白种。待会我和师父,来看看你们捡的小徒弟。” 泰安派收徒讲究机缘。 若沧小时候不懂得什么叫机缘,来到了城里,才意识到“机缘”不是“眼缘”更不是“血缘”。 命不该绝之人,误入山林,可收为徒。 身负灵气,自小聪明伶俐迥然不同于外人者,可收为徒。 杜先生是这样,师兄也是这样。 若沧清楚记得,师父说师兄是自己来的泰安观,年纪小小就说:“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当道士。” 特别的…… 天资聪慧,狂妄自负。 然后,师父理都不理他,把他送回山下,不过几天,他又跑去给师祖端茶送水,发誓要给师父师祖养老,才留了下来。 最终,师兄留在泰安观里,读了更多的书,吃了更多的苦,求仁得仁的成为了一名吃苦耐劳学富五车好道士。 故事真假存疑,但是泰安派收徒自有缘法。 若沧并不觉得于小天适合修道。 这条路清苦艰难,又与别人所见所闻不同,稍不注意,就会成为人群中的异类。 于小天,更适合做一个普通人。 普通的能听能说,自由随心的寻找到一条适合的道路。 而不是懵懂无知时,就被定下了桎梏,只有一个选择。 但是师父师兄要来看于小天,若沧肯定欢迎。 师父懂人心,必然比他更清楚,于小天的所思所想。 不过一小时,师父师兄就来了。 于小天人瘦,眼睛大,站在若沧身边有些怯懦。 直到若沧牵着他往前,他才乖乖的站出来一些。 “这是我师父,这是我师兄。” 若沧见于小天眼里满是困惑,解释道,“师父就是我的父亲,师兄就是我的哥哥。” 将陌生的代词替换为熟悉的关系,于小天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无声的张了张嘴,又腼腆的闭上,像极了不好意思喊人的样子。 然而,师父视线平静的盯着他,露出个浅浅的笑。 “来。”师父向于小天伸手,从若沧那儿接过这个小朋友,“我教你。” 若沧不知道师父要教什么,于小天却很高兴的眼睛亮了亮,跟着师父往花园石桌去。 师兄低声说:“这小孩,命真苦。” 若沧叹息一声,“如果命好,也不该被欧执名在花园里捡到。” 命势气运反复无常,如果要仔细推算,于小天刚出生的时候,家庭圆满,父母和睦,谁能想到不过五六年,会变成这样。 前命已逝,后命自寻。 师父牵着于小天,似乎很高兴能够见到这位小朋友。 “你用的哪支笔?” 师父一问,于小天就伸手握住了自己用的那支毛笔,期待的看着他。 师父点点头,松开于小天的手,拿起另外一支若沧用的毛笔,抬手写字。 “教你认字给你读书,待你胜过外人,又非你父母血亲,自然是师者。”他边写边说,显然在回答于小天。 师父的字流畅落下,竖撇捺写出熟悉的词。 若沧一看,愣了愣,一转眼却见于小天默默凝视师父的笔锋。 这必然是于小天在心里提过的问题。 而师父回答了他。 教他认字为他读书,待他胜过外人,又非父母血亲者,为师。 “这两个字,读作——师父。” 于小天乖巧认字,连忙顺着刚才记忆的笔画顺序,照着写下了“师父”二字。 他拿笔不过半天,堪堪能够学会正确的握笔方式,两个粗糙无锋的钝拙毛笔字,写得一点也不好看,而他写得慎重,又兴奋。 “师父”写好了,于小天拿起白纸,激动的给若沧看。 他嘴巴张开,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却认认真真的喊了一声,师父。 无声的声音,也许只有师父能听到。 但他那句师父,喊的是若沧。 师父说:“他与泰安无缘,但与你有缘。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他不入我派,你亦可为师。” 他看了看接过那副笔迹笨拙书法的若沧,轻轻伸手将于小天激动握住的毛笔取出来,放回石桌。 “若沧,以后你就是他师父了。” “好好教。”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