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 75 章 (第5/5页)
们关心的不是欧执名和若沧豪赌,而是《沉香声》这样的好电影,值得更多人欣赏。 有了票房榜首的噱头,自来水大军缓缓而来。 那些用心三刷、四刷的高雅型观众,给出的安利文字都透着独特的怅惘。 有人说:“我知道人间坎坷,大家都爱喜剧,但是请记得,有这么一部电影记录了香的气息。” 有人写:“吸引我的不是爱情,更不是悲剧,而是女主角的大彻大悟,像极了遭受社会毒打的自己。” 不愧是文艺导演拍出来的电影,连观后感都透着浓浓文青的气息。 没等到网络开始感叹,你们能不能别把电影抬得那么高。 一转头,更高的来了! 网络曾经群魔乱舞的营销号,随着《沉香声》单日票房登顶销声匿迹。 然而,将这部电影重新带回热搜的,竟然是官方。 这些来自历史、文化、艺术领域的大佬,随手一篇长微博,就能图文并茂的给观众讲述,什么才是撑起这部电影的底气。 “厚积薄发,底蕴绵长——从《沉香声》谈沉香意。” “弘扬中国文化,传承制香技艺,一部《沉香声》记录了香的声音。” “以香为友,以香为伴,从《离骚》讲到《沉香声》。” 专家出手不同凡响,发微博严谨得像写论文。 电影里精彩斐然的品香斗诗,衣着饰品,在专家的视角,就是一篇波澜壮阔的五千年文化史诗。 有理有据的分析,引经据典的探讨,给足了《沉香声》面子。 这样的认可,不是什么商业软文,而是为中华文化发声。 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民,没有谁不会被多灾多难又灿烂光辉的文化打动。 香,正是这样的文化。 从春秋到明清,无数史料记载佐证的鼎盛文化,逐渐在近现代凋零、颓然,最终淹没在了化学工业之中,成为了西方香文化潜移默化后的附庸。 被误读的香文化,在《沉香声》里得到了完美平反。 古人以香为荣,用香修身养性、陶冶性情,是高雅的文化艺术,绝不是什么资本编造的智商税。 说是大佬为了《沉香声》卖安利。 不如说是一群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借用《沉香声》科普更多对香茫然的普罗大众,接触这样一个陌生而熟悉的领域。 终于,那一小撮抗拒、排斥爱情和悲剧的观众,心性在一篇一篇文化安利里松动,下定决心去看看。 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能够惊动这么多专家,认真探寻香的奥秘。 《沉香声》的票好买,根本不用抢,就能获得最佳观影位。 即使后来者早在网上得到了剧透,做好了香气萦人的准备,却没想到,开局的品香斗诗,就把他们看得意乱情迷。 排斥男女爱情的观众,从不会排斥文人风骨。 小雯不是文人,但她说香的样子,不卑不亢,单纯骄傲,像极了观众心目中想象的古代奇女子。 观众因为小雯,忘记了伟大的初衷,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 他们看的不是少女心事,也不是国仇家恨。 而是一个知识渊博的文化人,一点一点教会他们香的意义。 《沉香声》紧凑的剧情,一环扣一环的牵动观众心弦。 小雯勇敢追爱有多惨,观众就有多感同身受。 看到没有,这就是一个女人放下事业,反而追求男人的下场。 太惨了,实在是太惨了。 惨到观众根本不期待小雯和荆行两情相悦,更期待小雯披荆斩棘,走上制香大师的道路,名动天下,艳压全球。 只可惜,《沉香声》是悲剧。 当荆行身份呼之欲出,小雯与他意外重逢。 电影里的小雯,还在绝望的听着荆行说话。 她忽然一笑,惹得观众心脏揪紧。 不会吧……不会吧? 然而,荆行冷漠残酷,拔剑挥刃,根本听不到观众心声,只是个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 小雯香消玉殒那刻,梦碎的观众骤然惊醒,爆发出愤恨的声音—— 狗男人,还我制香争霸天下梦!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