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节 (第2/2页)
内情,只好是托了关系去问那些住进安置坊的民壮。 这些民壮都被洪巡检交代过,有人来问,都是统一口径:“无可奉告。” 得不到想要的消息,老胡心里的惶遽不减反增,住进来的民壮没有新的成员病倒了,反而是他过于惊忧而高烧不退。 第二天,许黟来到义诊处得到消息有些意外。 “病了?”许黟挑了挑眉。 庞敏才说道:“昨夜我都躺下了,就有手力来找,我去瞧了,就是惊厥导致的,两剂药汤就能好。” 许黟听了,摇头一笑:“看来是被吓到了。” 不过洪巡检带着人突然住进来,确实引起了部分手力和民壮的恐慌。 好在除了几个跟尸体接触比较长时间被感染,洪巡检和其他民壮都没有任何反应。 观察期结束,洪巡检就带着人匆匆离开安置坊。 霍乱源头解决,感染途径被防控,王家村和杨家庄等几个出现霍乱的村庄再也没有病患出现。 这对于安置坊的所有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了。 说起这三个月,这期间里,只有几个老叟的重症者熬不过去。 那个令所有大夫都头疼的小患者,却比他们想象的要坚强很多。先是用调中汤稳住了愈发严重的病情,许黟又用婴孺方重新开了救治方,经过最危险的几日,这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开始主动嗷嗷哭着要吃东西。 有了食欲,就是好转的开始,十几天后,这个最小的患者也病好痊愈,跟着老杨一家子返回杨家庄。 ……直到安置坊里最后一个病患治愈,这个临时搭建的安置坊,就要拆除了。 这日,贺县令亲自过来迎接他们回城。 回城的队伍浩浩荡荡,但来城门口看热闹的百姓却不多。这次瘟疫虽没有传到城内,可城内百姓都收到瘟疫的消息,不敢轻易出城。哪怕如今外面敲锣打鼓,宣告着瘟疫结束了,但依旧有胆小者不敢出城,特别是往城外以南方向。 许黟和庞敏才等数位大夫防控瘟疫有功,贺县令着手操办了庆功宴,并将这件功德事记载在县令府册里,还要为他们等人立功德碑。 许黟:“……” 功德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立的。 哪怕是一个小地方的县令想要为他们立碑。 但转念一想,历代官民对宣扬功德一事都是很重视的,并且乐此不疲,所以贺县令想为他们立碑,不仅仅为了他们,还有那闪闪发光的政绩。 见其他大夫都是满脸荣光,一派欣然接受的程度,许黟那点不好意思的情绪也咽了回去。 余下的,便是迟来的热血沸腾。 看着镌刻有他名字的石碑,是他在这个时代里留下的第一个足迹。 …… 半月后。 庞氏医馆。 这场还没爆发就被防控起来的瘟疫结束之后,许黟他们终于回到租赁的庭院,只是没休养几日,就有不少病患来找。 他这一疫也算是打响了名声,蕲水周围县城不少百姓都知晓许大夫的名号。 许黟看着不少病患不远千里而来,院外巷子每天都排着不少车辆,给左邻右舍带来诸多不便。 他在思索着要不要临时开间医馆时,庞老爹盛情邀请他去庞氏医馆论道。 只是论道论着论着,他就变成了庞氏医馆的临时大夫…… 这会儿,许黟前脚送走来看病的患者,后脚庞敏才手里拿着信封,神色狐疑地来找他。 “许……师叔,有你的信。”庞敏才眼角余光瞧见不远处看过来的庞老爹,话锋一转换了个称呼。 许黟微停,回到诊案的脚步慢了下来,他接过信封一看,发现竟是涪州寄来的。 信封上留的字迹,正是程宜然。 自离开涪州起,他与程宜然的书信往来一直不断,但因瘟疫一事,许黟在安置坊里待了数月。 回程宜然的上封信,还是几个人月前。 许黟高兴不已地拆开信封,将里面写满字迹的信纸打开。 见字如见人,纸张上的字迹一字一句的跳跃入眼中。 远在涪州的程宜然,在许黟离开之后,并没有直接开医馆,他自认为医术还不够,先是花数个月的时间仔细研读了许黟留给他的诸多医书。 那些从未见过的医书,值得他花很长时间去研读琢磨,可光看医书是不够的。 程宜然始终记得许黟的叮嘱,学到东西只有会运用了,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 于是,在攻读完医书后,他开始拜访涪州当地的大夫。 许黟翻开信纸,继续往下看去,那些大夫有的直接将他拒之门外,可信中的程宜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利用自己的优势,让那些大夫对他另眼看待,甚至有的还想要收他为徒。 次年,程宜然在涪州城内开了一家医馆。 如今医馆经营不错,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不过一年时间,每天都有病患上门求医。 庞敏才见许黟保持着同个姿势没动,不由地侧目多看了一眼,就见许黟的眉眼带着柔和的笑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