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_第3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384节 (第1/2页)

    许黟缓缓道:“脾胃虚寒者、衰惫者慎用,其余等服用无碍,但都不能久服。”

    既如此,那只能是先行把脉了。

    老族长以身作则,阿旭和阿锦备好桌案,他就坐到许黟面前。

    许黟很快就为他把完脉,发现老族长的脉象竟然还算不错,人随着年纪增长,身体五脏六腑多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

    但对于老族长而言,他身上的那些老毛病都非致命,只要好好养着,是能长命百岁的脉象。

    “老伯,你年事已高,偶尔可喝些安神茶,取龙齿两钱,石菖蒲一钱,水煎代茶饮,喝此茶时,不可与松叶水同服。”许黟说罢,就将老族长的脉象等情况写下来。

    一并将这安神茶的方子也书写在竹纸上方。

    他带出门的药材里面,缺了这龙齿,这味药还需去到施州城里的医馆里抓。

    老族长有些老花眼,他眯着眼睛举着方子看了看,问道:“那这治虫病的药,我是能服了?”

    “能。”许黟笑着点头。

    有了老族长开先河,其他等族人纷纷排队等候。

    便是其他阿嬷和妇人都上前来,说她们也要服用这治虫病的药散。

    许黟眼神晦然地看向老族长,见他朝着自己沉稳地点了点头。

    “好,阿锦你来给阿嬷和诸位娘子们诊脉。”许黟没再多言,唤了阿锦去旁边的桌案为她们诊脉。

    接着,又让阿旭和阿卓耳将脉诊后,确定能服药的峡民们安排到一处,温水调服这雷丸散。

    如此操作,便也省了不少时间。

    直至正午太阳悬挂山巅,这处的峡民们都已诊脉完。

    族中一百六十七口人,有小孩十六名,青壮和少年六十八名,妇人和阿嫲四十三名,老人四十名。能服用者一百三十八人,不能服者二十九人。

    这二十九人里,多数为老人,还有三个襁褓中的孩子,跟一个病弱的小丫头。

    那小丫头是早产儿,她娘在生她时大出血没救回来,当时生出来皮肤黝黑发紫,不会啼哭,众人本以为这孩子就要早夭了,是被老巫医救回来的。

    可惜,老巫医走后,阿卓耳没继承药剂方子,这小孩就一直病病瘦瘦的。

    还是因为这事,她才从昏暗的房屋里出来。

    许黟看到她被抱来时,就被她那白到发亮的肤色惊讶到,便见她无血色的嘴唇紧紧抿着,稀疏的黄发微微卷翘在额前,乌黑的双眼畏怯而不安地看着周围,小手还死死地抓着阿嬷的衣裳。

    后面,颜曲月拿了糖豆给她,柔声细语地跟着她说话,小女孩她才没那么害怕。

    等峡民们将雷丸散服下,由着阿旭、阿锦他们,还有阿卓耳照顾时。

    许黟朝抱着孩子要回去的老妇人喊道:“阿嬷,你将她抱过来我瞧瞧。”

    老妇人抱着孩子过来,担忧地说道:“客好,这娃怕晒,晒了脸红红烧得疼。”

    许黟听得这话,思索着皱眉问:“是哪种烧红法?可会肿?还是会起疹子?”

    “红彤彤的,喊着痒,疼。”老妇人擦泪道,“这娃儿可怜呦,没了阿娘还是个病的,都不晓得能不能养活嘞。”

    许黟摸了摸小孩卷翘的头发,发质微微粗糙,他道:“阿嬷若是不嫌弃,就让我来看下。”

    “客真是好人嘞。”老妇人连连点头,抱着孩子,就去到老巫医的房屋。

    避开了光,这孩子也没那么难受了,恹恹地趴在阿嬷的怀中,昏昏欲睡。

    许黟试图逗她说话,但这孩子少言少语,哄了一会儿,也不愿意开口。

    老妇人叹气道:“不瞒客,这娃打小就有口吃,外人面前是不说话的。”

    许黟闻言一怔,回想这小女孩和颜曲月互动时,这孩子就几乎没开口说话。

    这时,颜曲月忙活完,从外进屋。

    “许黟,你看这孩子能治好吗?”颜曲月心生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她才五岁。”

    五岁啊,看着只有三岁孩提模样。

    这怎么不叫颜曲月心疼。

    以往她见到的孩子,都是健健康康,活泼可爱的,哪想会有这么弱小的孩提,连光都照不得。

    “我曾听你说过,小孩子是要晒太阳的,但这孩子都不能出来屋子里玩,能长好吗。”颜曲月深深叹气。

    许黟摇摇头,对着颜曲月和老妇人解释:“她这是癣证,不可日浴,不然会危及性命。”

    古时候没有过敏的说法,一般将过敏的症状是叫“风疹”和“癣”,而日晒后出现红疹、发肿和烧痒等情况,亦是紫外线过敏的表症。

    “能化解?”颜曲月惊呼问他。

    许黟说道:“此病不能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