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节 (第2/2页)
续给排队的人看病。 “许大夫,你给瞧瞧,他这是得了风寒吗?”这时,有个妇人牵着个孩子走过来。 许黟目光落到这孩子身上,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瘦瘦小小的,长得很黑,像一块黑不溜秋的炭。 可从他走到跟前来,这小孩便耸着肩,呼吸之间,鼻腔里带着“嘶嘶”地响声。 许黟眯起眼,这像是肺部出了问题。 他道:“小孩儿,拿手给我。” 小孩怯懦地把手伸出来,许黟抬手握住他的手腕,仔细地检查。 许黟把完脉有些意外,问道:“这孩子是早产儿?” 妇人一愣,有些惊讶许黟是怎么知道的。她飞快地点头:“这孩子早出生了一月有余。” 当时,她的丈夫怀疑这孩子出生得早,还是稳婆说,这孩子在娘亲的肚子里太过瘦小,便要比别的孩子早生产出来。 许黟便又问:“这孩子每年冬季可是都会喘气、吸气难受?” 妇人眼里露出苦色,点点头:“都好些年了,以前以为是得了风寒,吃了药便能好,但后来给大夫瞧了也没好,直到春暖来时,他就自个好了。” 几次后,妇人和丈夫便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但这几年,孩子的喘气症越发厉害,今年发了病,竟是跑都难受,一跑就喘不过气来。 这次听到许大夫又为百姓们义诊,她便寻思着,带孩子来瞧个究竟。 许黟确定了病证,说道:“此乃先天肾气不足,是为肾不纳气。” 这病,便是现代里常说的哮喘,小孩得的是肾不纳气型哮喘。这种哮喘,有时候会在冬季时发作,发作时会出现气吸不够的情况。 妇人听了,忧心如捣地询问:“那这病该如何治啊?” 许黟道:“我给你开个食疗方,你回去后,便用三两山药和一两胡桃碾成粉末,加入两碗水熬煮成糊状就可服用。” 这胡桃就是核桃,核桃能补肾气,山药能补肺气,将两者做成糊糊,食用一段时间,就可以改善哮喘的症状。 见妇人不放心孩子的病情,许黟又道:“我再给你开个肾气丸,这丸你过几日来许家取。” “好,好,多谢许大夫。”妇人感极而泣,抽泣着给许黟行礼,喊着让孩子也给许黟行礼。 许黟扶着他们起身,让他们去旁边再领一份驱寒药和姜茶。 他这次炮制的药丸有驱寒暖胃的效果,受过寒风的人都可吃一丸预防,能减少得风寒的几率。因而,那些没得病的,在拿到药丸时亦是高兴不已。 对他们来说,这可是保命的药丸啊。 以往若是没这药丸,在外面吹了风受了寒,便担心着会不会得病,得病就干不了活,要花钱治病。 那就像是天塌下来了,压断了他们想要熬过冬的路。 许黟看着那些低垂着头颅,含胸驼背的底层百姓,心口缓缓地撕开一个漏风的口子。 对鑫盛沅他们来说,布棚施药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这些人来说,那就是救世主的存在。 这些领了药和姜茶的百姓们,离开前都会朝着他们拜了拜。 如此举动,让过来看情况的陶清皓和鑫盛沅都很不自在。 “我们又不是官府老爷,他们怎么还拜我们了。”陶清皓有些受不住,喃喃自语。 鑫盛沅站在他旁边,吁出的浊气化成一团雾,他听到这话,感慨道:“今冬更冷了,霜降后大雪不断,邢五来信说京都更加严寒,多亏了许黟寄过去的几张皮毛。” 陶清皓诧然瞪起双眼,往许黟那方看去。 他目光灼灼,许黟似有所擦地抬眼看来,见是陶清皓,对着他温和一笑。 陶清皓对鑫盛沅轻笑说道:“我们还是不及许黟想的周道。” “你又想到什么?”鑫盛沅问他。 陶清皓摇摇头:“咱两家在盐亭有些银钱,拿去外面可做不得什么。” 说着,就把打听到的消息说给鑫盛沅听。 按理说,邢家在盐亭比他们两家还要有权势一些,但邢岳森在京都做官却束手束脚,不仅人轻言微,很多事儿只能看着,什么都做不了。那他们毫无功名在身,又能做什么? 鑫盛沅:“……” “你怎么越来越悲风伤秋了?咱们这日子,已是胜过千千万人,还不快活?” 陶清皓叹气:“我是不想,但就怕有人多想。” 鑫盛沅冷笑道:“邢五年长我们几岁,你操心他,不如操心自己。” 陶清皓:“……” …… 许家和其他几家组织办的布棚施药,连续在城外施了十日。 这事一了,众人皆是累得瘦一圈,便是许黟,都感觉到身体乏累,何况是陶清皓、鑫盛沅和余秋林这几个人。 他看几人瘫在榻上一脸虚脱的模样,无奈笑了笑。 为了感谢他们这些日子的辛苦,许黟便让他们今晚留下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