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节 (第1/2页)
二庆的脸瞬间发红,支支吾吾地小声说:“我们看到许大夫好像在看一个小娘子。” 许黟:“……”很好,他一世清白没了。 “没有,你们看错了。”许黟哭笑不得,让他们别多想。 他看那颜家小娘子,只是觉得她有些特别。 与见到旁人有一丝不一样罢了。 他们很快就要离开昭化,许黟坚定地想,他和这位颜小娘子不会有其他意外发展的。 …… 回到客栈,许黟马不停蹄地拿着新买来的陈仓米,带着去房间。 关门时,他拉着阿旭,要他把车上的柿饼一并给他。 这柿饼还要从去年秋说起,当时他们路过一片村庄,看到村里种着好些柿子树。 正值柿子成熟的季节,许黟就在村民手中,买下一筐柿子。 这么多柿子,他们再能吃也没法吃完,于是,许黟就把多出来的柿子做成柿饼,方便储存。 后面大家都吃腻了柿饼,留了一袋在箱笼里没人碰。 前两日阿旭在清点物事,把它翻了出来。 半年之久,这柿饼还是好好的,能吃。 许黟看到柿饼上面结着厚厚的一层柿饼霜,顿时就想到了个开胃健脾的药茶方。 不过他们几人脾胃都挺好的,用不上这个方子,许黟就没打算尝试着做。 不料昨日,客栈娘子席柔突然来找他看病,她的病证,恰好是虚痞虚胀。 许黟就跟她说,他有个方子,可以治疗虚痞虚胀,不用喝药汤,直接用药茶代替就成。 而且这药茶不仅能喝,还能吃,能当成早食服用。 席柔听后,当场就答应了。 所谓良药苦口,就没有不苦的药,若真不用喝药,何乐不为。 因而,就有了今日去米行买陈仓米的事。 买回来的陈仓米不能淘洗,用陶罐做锅,倒进去后小火微炒,炒至陈仓米外表瞧着发黄,带着焦香就可。 接着,便可以倒入水,把它煮沸煮熟了。 煮熟后倒入碗里,把从柿饼里刮下来的柿饼霜撒到里面,调和化开,这“陈仓米柿饼霜茶”就做好了。 许黟推开门,喊阿锦过来。 “你把这碗药茶送去给席娘子。” 楼下。 席柔在许黟他们回来就晓得了,她差遣店小二去给阿旭他们帮忙,阿旭客气地拒绝了。 店小二委委屈屈地回来:“人家嫌我手笨。” 席柔翻了个白眼,摇着扇子道:“去去去,尽是个拖后腿的,这儿没你事了,去后厨烧些热水,等会有客人讨要茶水,连杯热茶都没有。” 店小二闷闷不乐地应了声,灰溜溜跑去后厨帮忙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阿锦就端着药茶来了。 席柔笑容满脸地接过她手中的陶碗,看着里面澄清的药茶,闻着有股焦香味,一时半会猜不出来,里面都用了什么。 席柔惊讶问道:“这是给我的药茶?怎么好香。” 阿锦道:“郎君说这叫‘陈仓米柿饼霜茶’,席娘子你快趁热尝尝。” 席柔听到这名,面露古怪,有这样取名字的? 她没多想,转了转勺子,拿着碗随意喝着,喝到后面看到里面的焦米,舀着吃进嘴里嚼着。 这焦米很香,吃不出来一丝稻谷放久了发出来的腐朽陈味。 “这米……”席柔意外极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只炒焦香了煮,就吃不出来陈米的味儿。” 那香味,与新米的味道也不同,除了是好吃的,席柔形容不出来别的。 “要用小火炒,不然发苦就没法做成药茶了。”阿锦轻声地说,“剩下的,煮熟了便好。” 席柔拿着空碗笑起来,倒是个朴实的法子。 阿锦代替许黟问她:“席娘子,我们还有一袋柿饼,上面已结柿饼霜的,你可要?” “给我的?”席柔眼睛微亮。 阿锦点点头,说道:“我们也用不上,席娘子拿回去,做几回药茶吃,这方子滋补而不偏胜,能开胃提神。” “那便替我多谢许大夫了。”席柔没有客气,有这一袋柿饼,她就不用去特意寻那等结柿饼霜的。 接下来的两日,她拿着这柿饼霜,熬煮了四回药茶,把买回来的陈仓米都用上了。 只两日,肚胀的情况就全消,再去吃难刻化的豆饼,也不见涨肚。 不仅如此,连胃口都好了起来,餐餐多吃几口饭,穿衣时,席柔都觉得腰围处紧绷了。 有同样烦恼的,还有个文淑谨。 自文淑谨喝了许黟开的药茶,这几日,她明显地感觉到胃口变好了。 第一天时,她还只觉得吃了饭,没有嗳气难受的状况,并没有其他别的反应。 第二天……她看着桌上饭菜,犹豫了一瞬,还是多夹了几口。本担忧着,吃多了几口,会引得胃不适,等了等,却一丝难受的反应都没有。 文淑谨心里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