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 (第2/2页)
外出,知晓的不多,只偶尔听下面的丫鬟说过两句,说是个年轻俊俏的郎君,还会给闺房小娘子看病。 黄娘子膝下也有个姐儿,今年刚八岁,她与贾掌柜生得一双子女,就不愿给他碰了。 黄娘子道:“他要是好了,那算是好事一件。你晚些时候,差遣个丫鬟去问个究竟。” “欸,奴婢晓得嘞。”婆子眼带笑意。 她们作为下人的,也愿意看到娘子和老爷相处得好。 毕竟还有个吴姨娘在,那吴姨娘进府里都有六年了,只生了个姐儿,要是以后生了哥儿,就是要跟娘子争的。 与此同时,贾掌柜在书房里心急地来回走动。 他见小厮迟迟没有回来,等不及地推开书房门,刚要去喊人寻小厮,就看到小厮手中拎着黄麻纸包,屁颠颠地跑了回来。 贾掌柜顾不上骂他没规矩,赶紧问道:“买来了?去哪里买的?” “回老爷的话,小的买回来了。”小厮喘着气,口中不停地继续说,“许大夫说这熏陆香可用来做香料,让小的去香料铺里,没想到还真的有哩。” 贾掌柜欣喜:“我看看。” 他拿过黄麻纸包,回到书房里打开,见着晒成好似茶叶似的熏陆香,便觉得它散发着股说不上来的奇香。 贾掌柜对着小厮说道:“你照着许大夫开的药方,把这八味药材都炒熟,再研磨成散过筛,可懂?” 小厮嘴角抽动:“……” 他硬着头皮接下这活,心惊胆战地拿着药材出来书房,想了想,决定去找灶房里的管事婆子。 时间来到第二天的晨早,许黟等人在院子里热身练拳。 锻炼完毕,他们简单地吃了顿早食,就拖家带口地坐上驴车,来到郊外老大夫家旁边的小湖。 昨日放下去的柳枝篓子都做上记号,阿旭他们下来驴车,直奔做记号的地儿。 湖边草地湿滑,阿旭没让郎君和妹妹过来。 “二庆,你去那边把篓子拉上来,我们来看看有没有鱼儿。”阿旭喊完,先一步地把面前的草绳拽在手心,用力地往前拖拽。 不一会儿,柳枝篓子就被他拽出湖面。 篓底哗啦啦地流出水花,阿旭手中的篓子瞬间轻了不少。 他连忙拉到面前查看,娄底扭动着条黄色带着黑斑点的黄鳝。 “哥哥,里面有什么?”阿锦站在许黟身旁,双手做喇叭状地往他那边喊道。 阿旭回头:“是条黄鳝。” 许黟挑了挑眉,问他:“没有鳜鱼?” 阿旭方要摇头,不远处的二庆传来惊喜的呼喊:“有鱼!有鱼!” 他毫不迟疑地将篓子抱在怀中跑回来,少年郎稚嫩的脸庞满是笑意:“许大夫你们看,是鱼!” 许黟看去,是鳜鱼。 而且不止一条。 几个人顿时更加兴奋了,没有耽搁地快速把其他几个篓子都拉出湖面。 将里面捕获到的鱼虾倒在草地上,经过统计,光是鳜鱼就捕到了五条,还有两条黄鳝,七只河虾,两只迷你河蟹。 河蟹太小,许黟让他们放回到湖里,至于河虾嘛……只有筷子大小。 许黟想都不想,直接丢给了小黄。 小黄吃完只够塞牙缝的河虾,金灿灿的双眼盯向了肥美的鳜鱼和黄鳝。 许黟拍拍它的脑袋:“这些还不能吃,等阿旭做成了美味佳肴,再分你一口。” 既然捕到心心念念的鳜鱼,今日午食,自是要吃油焖鳜鱼的。 他们没立马返回城中,先是去了一趟小山坡上,把野山茶的嫩芽都摘到篮子里,而后下山,带着收获到的鱼货,来到老大夫家中。 老大夫看着篓子里的两条鳜鱼,皱巴巴的脸庞堆起笑容,嘴里却说道:“难得捕到的鱼,怎么送到我这里来了。” 许黟笑说:“要是没有前辈你这里的湖,阿旭他们也捕不到鳜鱼。” 送给老大夫的两条鳜鱼很肥,瞧着有上斤重,这鱼可补五脏、益脾胃。实乃老少皆宜,正合适老大夫和他的孙子两人食用。 老大夫便也没客气,让孙儿把鱼养在陶罐里,打算晚上再吃。 许黟他们没在老大夫家中久坐,交流了一会儿医学方面的话题,便起身告辞。 于是他们回到城内,路过市井时下车买了些做油焖鳜鱼的作料。 许黟临时想要吃包子,阿旭便驾着车去到屠户那里,割了一块巴掌大的猪腿肉,打算剁成馅。 说干就干。 阿旭很快安排好今日的午食。 且把阿锦和二庆叫上,给他打下手。 许黟看着他们在灶房里忙活,便打算找本医书打发时间。 他刚从书柜里挑了一本,还没翻开,外面就有人找他。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