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节 (第1/3页)
李瑞笑道,“苏总,放心吧。大家都很珍惜出来做事的机会。我昨天去看了一下,都还记得当兵的时候的纪律呢,被子都叠得很整齐。您这边给他们的伙食标准又高,顿顿有肉吃,工资也很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都很满足,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苏浔笑道,“待遇方面可不能比别人差了,否则到时候我们辛苦招的人,还要被人挖走。” 李瑞笑道,”苏总放心,我一定会紧盯市场。” 苏浔道,“你做事,我还是放心的。对了,多抽时间陪家人。” 李瑞感激道,“我会的。” 眼看着产业园区开始动工了,苏浔这边的计划算是又完成一个。 视察完工作,苏浔就翻了翻自己的小本本,笔记本上面用只有苏浔自己看得懂的记号,记载着秦海洋接下来投资的一些大佬。 苏浔偶尔就翻翻,看看哪些适合投资。 大佬成功的概率还是大,比如投资的木制厂和老德庄,都给她带来了很丰厚的回报。 不过这个小本本上面记录的人,有些人还没开始创业,还没到投资的时候,苏浔也不好直接找上门去,给对方投资。有些人,苏浔是不打算投资的。因为在原本的创业故事中,这类人也是有着自己的机缘。所以创业很顺利。秦海洋之所以能投资对方,是因为截胡了对方的机缘之后,再上门提投资。对方不知道真相,自然将视秦海洋为自己的伯乐。 苏浔总不至于干这样的事情。 看完了大佬的情况之后,苏浔倒是觉得其中一位大佬比较适合现在投资。 这个未来大佬叫吴伟明。他是做日化的。从介绍上来看,他是在八十年代初带着一批日化产品的资料回来做生意。从小作坊开始,慢慢的做大,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日化企业。 在华国,日化类产品还是消耗很大,很赚钱的。特别是外来资本还没有进入的时候,只要能将销路铺开,绝对是不少赚。 方便面也是消耗品,可是人可以不吃方便面,总不能不刷牙吧。 在秦海洋的故事中,靠着日化厂,秦海洋确实赚了不少钱。而且因为这个人本身握着技术,又是从国外回来的,见过世面。秦海洋对他也是最大方的,直接给与对方40%的分红。 但是对方最终却没能达到上辈子的高度。没几年,就被外来企业给打败了。 这就是让苏浔不能理解的地方了,40%的分红,怎么也不算特别低,不至于让一个人没有动力。 凭借之前的投资经验,苏浔总还是要弄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偏差。如果是秦海洋给得少,所以没动力,那这不是问题。就怕是因为别的什么未知的原因。 而且苏浔如果投资,能给与对方的分红也不会比40%多多少,万一对方就是喜欢自己单干赚钱,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苏浔对这个项目,也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只能说试试罢了。 小说里面,对于秦海洋投资对方的时间,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1984年,天气比较热的时候,秦海洋在深市一家招待所,堵住了对方。 小说里面也没具体说是哪个招待所。苏浔更不可能直接安排人去找。所以直接让夏舒宁对外发布招商通知。找日化类的投资项目。 反正就碰运气吧,能碰上,就投资一把。不能碰上,也不亏。她也可以投资别的项目,吴伟明也能走原来的发达路线。 招商消息发布出去之后,苏浔自己也和几家在本地投资日化的负责人见了面。 对方受宠若惊。 毕竟这可是鼎鼎有名的苏总。 听到苏总对于日化行业感兴趣之后,自然知无不言。除了不涉及商业机密之外,倒是让苏浔对日化行业有了进一步了解。 和对方聊了之后,苏浔就有了一个备选的项目。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人投资,就干脆引进这些日化厂的技术也行。 深市招待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