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 (第3/3页)
回去,“我这是私人行程,和他们没关系。何必耽误时间来看我。” 作为他的警卫队长,吴焦只能出来和外面的人沟通。又说李老虽然醒来了,但是人很虚弱,也不适合见人。大家心意到了就行了,就不要打扰老人家休息了。 这些东州的领导们只好回去了。但是还是叮嘱医院这边要注意,不要让老人家再犯病了。 吴焦回到病房里面,李老正在闭目养神。 他就劝,“光靠我们这样走,怎么找人啊?要不还是让人帮忙吧。” 李老却不愿意,“为了我们家的事情大动干戈,这又是个什么道理?那些年丢孩子的,可不止我家。” “可这情况不一样啊。”吴焦眼睛也红了。 李老闭着眼睛不说话。 吴焦也不敢再劝。说多了反而让老人家心里不舒服。 如果只是年幼的孩子走丢了,这还尚且有希望找到,毕竟孩子找不到家也正常。但是连李老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失踪了,这些年也不见踪影,有心人都能知道,这人肯定是出事了,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多年不去首都找李老呢? 作为李老的警卫员,吴焦心中也是很为李老难受。 那年李老的妻子病危,李老在外工作的儿子儿媳妇就带着才几个月的孩子赶回首都,想要让老人家看看从未见过的孙子。 结果这一家三口半道上就失踪了,再也没了音信。 找人调查才知道他们坐的汽车中途遇到发洪水,只能停车步行。当时又是下大雨,大家自顾不暇,谁也不知道那一家三口去了哪里。 大家都觉得是掉洪水里被冲走了。甚至还有别有用心人说他们偷偷出国了。反正就是找不到了。 当时也是让沿路的派出所帮忙留意,但是太困难了,交通不便,信息不通。 况且谁也不知道这一家三口是走的哪条路,也不知道他们是走到哪里失踪的。根本是无从找起。 报纸也刊登过了,没有一点回信。 这些年了,李老一个人孤独的找着。特别是退休之后,他就总是在沿途的城市转悠,想着哪天能够遇 到自己的亲人。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对于老人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寄托罢了。孩子走丢了还能说是不记事儿了,两个成年人也丢了,那就说不通了。 医生也说了,李老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撑不了多久了,所以李老才会坚持带病出来找人。 “小吴啊,今天帮我的那个人,你要记得去感谢。”李老叮嘱道。 “我记得,明天就去上门拜访。之前没来得及问姓名,幸好她在那附近药店买过东西,去那边打听应该能问到。” 李老嗯了一声,又闭上眼睛。 就在吴焦以为他不会再说话的时候,他道,“我今天以为看到他们了,没追上。太像了,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一个孩子。” 吴焦心里咯噔,“李老,您要好好休息。迟早会有消息的,您身体好才能等到。” 李老道,“其实我都知道,很多事情我都能猜到的。我真后悔,不该让他们回来的。” “这不是您的错啊。”吴焦道。“而且这次我们不是有进展了吗?那孩子身上带着一块玉佩,咱们在报纸上面再刊登一次,没准能找到。”这次也真是幸运,在当年李老儿子工作的城市,找到了一个神婆。那神婆曾经为了骗钱,卖过一块玉佩给李老的独子。说是给刚出生的孩子保平安用的。因为当年破除封建迷信,这个事儿没往外说。所以谁都不知道那孩子怀里是否揣着这么一块玉佩。 多了这么一个特征,总是多一分希望。虽然神婆只大略画了个样子,但是好歹也算是个线索。 李老无力的点点头。还是要再试一试。 临死前不搞清楚这些事情,他真是要死不瞑目的。 第二天一早,吴焦就让其他警卫员照顾李老,自己去办事情。一是找到那个小姑娘,二是要登报。 这边登一次,等回到首都还要继续登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