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 (第3/3页)
出去的。 否则他还不如和苏浔合作呢。最起码苏浔还能拿出大把的钱和人脉。 这些籍籍无名之辈,凭什么要从他手里拿分红?如果没有他,那几个人还在种地呢。 “老孙,你这个想法就错了。这个厂里的工人哪个没为厂里流过汗?分给他们股份,其他人怎么想?” 孙庆来解释,“他们不一样,是厂里元老。很多事情是他们帮我做成的。” “拿工资为厂里做事,这不是应该的吗?否则我为什么要开那么高的工资?” 孙庆来:…… 你又想老牛干得好,又不想给足草料。 孙庆来表示自己真没这个本事。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你又要人家掏心掏肺的给你干活,又不想给足钱,别人也不是傻子啊。 秦总老问他为什么开拓市场慢。当然慢啊,那几个嘴皮子厉害的兄弟脑子也聪明。人家闭眼把账目一算。就算多谈一百万生意,自己也只能拿到一万块钱,人家不愿意干。就等着这三年过去了,自己单干呢。 只是这话他没和秦总说。他怕秦总知道之后,就不让兄弟们在这里做事了。 有时候孙庆来自己也是后悔的,觉得自己还是目光太短浅了。看到大老板来投资,就以为可以跟着大老板一起赚钱。 结果是这么样的老板。 苏浔也正在看孙庆来的信息。 这是周牧为他打听到的关于秦海洋现在的投资情况。苏浔和原文情节对比了一下,就知道现在是哪个节点。秦海洋现在开着一家投资公司,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餐饮店,一个是木材制品厂。餐饮店是最近才投资的,木材制品厂则是一年前投资的。现在秦海洋的主要收入来源靠的是木材制品厂。 这个木材制品厂的负责人自然也是位大佬之一,叫孙庆来。 根据原文介绍,这人还真是厉害。他本身是海城郊区农村人,但是很早就有了敏锐的眼光,很会发现商机。 未来这个人本来应该创造属于他自己的商业王国,不止在木材制品方面发财,更是在全国各地投资各行各业。在几次经济变化的重要时刻,他都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带领集团越做越大。他吃亏就吃亏在文化水平不够高,所以他最终的资产比不上后期的其他大佬。但是单论魄力和手段,他可完全不输其他人。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魄力,他渐渐不甘心屈居人下,因此要和秦海洋散伙,要单干。可那个时候已经晚了,他已经错过了好时机,没有累积到他原本的资本,但是秦海洋那个时候已经通过各行业投资大佬 ,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和人脉。在秦海洋的阻击之下,孙庆来一败涂地。 原文中描写他嫉妒秦海洋可以赚那么多钱,心中不平衡,所以才想着背叛秦海洋。不止他自己要走,他还要带走公司的工艺技术,还要带走这个公司的创业团队。而创业团队也是被他挑拨,所以才集体跟着他走。 苏浔在孙庆来的名字后标了个1的序号。 她要投资这个人。 没办法,苏浔自己算了一笔账,不管是后期源源不断的科研投资,还是游乐场计划,都是一个烧钱的事儿。光靠几个厂赚钱,是不行的,她需要开源了。 而且是不需要她操心,可以坐着收钱那种。 所以走秦海洋的路,是她的最佳选择。这几天她在海城也是为这个事儿做了安排的。让周牧调查秦海洋的名义,把孙庆来这个人物的情况调查出来了。这样一来,可没人会怀疑别的什么原因。只会因为她是通过调查秦海洋,才关注这个人的。 选择孙庆来作为第一个投资人,也是因为他已经做出成绩来了。 她现在需要不断的开源。其他大佬未来虽然也会赚钱,但是苏浔考虑到某个行业只有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才会发展那么好。早或者晚了,都不会有那个效果的。大佬的人生改变太多,也许连他的思想和眼界都会改变。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