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第2/2页)
一声不吭的就进屋里去了。 看着她爸这个样子,李春兰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可算扬眉吐气一回了。 李母围着闺女转了两圈,看到闺女的新衣服,新车,还有拎着的两斤肉,笑得牙不见眼的。 “春兰啊,你这好日子可算是来了。我这些年就说了,咱家春兰是个有福气的人,咋可能过苦日子呢?看看这肉,你婆婆出手可真大方。” 说着麻溜的就去将肉拎着到厨房里。 李春兰坐在院子里嗑瓜子,和李母说起自己婆家的变化。 如今整个小霍村,谁还敢说一句苏家不好的话哟,都恨不得把以前的话咽下去。 家里现在每天吃不完的肉。做衣服的料子也多。她这一身新衣服穿着可舒服了。 李母凑过来摸了一下,果然是好料子。 “妈,赶明儿我上班了,赚钱给你买好料子做衣服。” 李母道,“你上班?” “那可不,我家大妹说了,让我公公去当厂长呢,到时候咱也去厂里干活去。”李春兰幻想的未来可美好了。自己以后也是拿工资的人了。 “到时候给你弟媳妇也安排个工作成不?”李母小声嘀咕。 “那我可不干,我和她关系又不好。”李春兰立马拒绝了。 李母道,“都是一家人呢。她虽然不好,可看在你兄弟的面上,总要帮一把。”老人家就是这样,哪个过得好了,就希望能拉拔一把其他的。 “就她?眼高手低的。之前爸让她在村支部去干活,她还不乐意,嫌工资低。我才不管她呢。” 屋里,徐秀丽正在陪着孩子数数,她毕竟是做过预知梦的人,所以也有了早教的意识。 孩子满了周岁就开始培养了。指着孩子以后出息了,她以后也能有个指望。 听着外面李春兰吹牛,她压根不想理。 她觉得李春兰这种人,再咋发达,那也改不了骨子里的那股子没文化的粗俗劲儿。比不上城里当工人的大姐李春霞明事理。 她不屑于和这样的人搭话。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她始终认为,这个厂开不起来。 苏家的悲惨命运,是注定的。她还是少掺和。 所以听到李春兰拒绝帮她安排工作,她立马就朝着外面喊,“不用,我不去!” 李春兰道,“看吧,妈你白做好人了。” 李母也是无语。 她瞅着儿子也在镇上上班,到时候媳妇也去了镇上,不就能做个伴儿吗?到时候让他们在镇上住,多舒服啊。 多好的年轻人,咋就不知道上进呢,她年轻那会儿有这机会,做梦都梦笑醒。 李春兰目的达到,也不多待,嗑完手里瓜子就走了。还不忘了叮嘱李母,万一有人求上门来了,别答应。特别是那些说过老苏家坏话的,一概不要。 然后潇洒的骑着自行车走了。 她寻思着自己这也算是为大妹干活了,回头苏浔大妹回来,咱是不是也要表功啊。 …… 苏浔正在敲锣打鼓给公安局送锦旗,然后发现又有进账。 昨天一天进账速已经少很多了。毕竟小霍村也不是全村都恨老苏家,总有那种不喜欢也不讨厌,关起门过自己日子的人。还有一些孩子也不懂这些是非。还有一部分人 觉得老苏家这厂开不起来。 所以小霍村这个潜力开发了一大半了。剩下空间不多。估计还要自己回去再加把劲儿才能彻底开发潜力。 现在新的进账,大概是别的村了。看来老苏家的人办事还是不错。让他们宣传了,还真的有在做。 也就关注了两眼,苏浔又专心眼前的事儿了。 这是昨天定的锦旗,加急定的。今天早上就拿到了。特意等到上午大家都上班了,才送过来。 前面苏浔坐在小汽车里慢慢开着,后面敲锣打鼓的乐队跟随,最后是舞狮队,边走边舞动狮头。 这阵势一出现,立马引起沿途大街小巷的住户和路人的注意。 这是一个没有小视频的时代,想看热闹就只能碰运气了。逮着一个,那自然就跟到底。 于是一群人跟到了公安局院子外面。当然没进去,在还在院子外面敲锣打鼓。 局里的公安同志看到这阵仗也是惊到了,一窝蜂跑出来看。 高公安看到了从车里出来的苏浔了,又看到苏浔双手托着的锦旗,立马就知道咋回事了。 他走上前去问,“苏同志,你这是……” 苏浔道,“我前两天终于和我的亲人见面了。完成了我爷爷多年的心愿。我心中十分欢喜,也十分感激。因此回来之后,就希望能做点什么来表达我的感谢之情。我原本准备送领礼物,可有人告诉我这不合规矩。因此,我就制定了这面锦旗,所有的感激,都在这面锦旗上面了。” 说着,将锦旗送给高公安。 “请公安同志接受我诚挚的感谢!” 高公安哪里敢接啊,“等等,你等等。” 说完往后面一看,果然,局长也出来关心情况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