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_第21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213章 (第1/2页)

    神物又岂是凡间的车马能比?

    金灿灿的南瓜马车,豪华度堪比王室的马车,论拉风程度只比莲花楼略逊。

    “这是王室的马车吗?”

    “不知道啊,但国王的宫殿不在那个方向啊。”

    “这是东方公主的座驾!我看到玻璃窗里的人了!”

    “噢!她果然是一位公主!”

    路上的行人对着黄金南瓜马车窃窃私语,议论个不停。

    虽然整个伦敦的路况都堵得要死,没有交通规则的道路上,车马驴和行人、板车混杂,好几处都堵得水泄不通。

    但夏青黛和欧文的黄金马车一到,众人便自觉退避。

    这辆马车所过之处,自动分出一条让其通行的道来。

    就跟后世的布加迪上街一样,碰着崩溃,挨着破产,谁敢与之并驾齐驱呢。

    夏青黛透过玻璃窗望着车窗外拥挤喧闹的马路,庆幸自己买了这辆南瓜马车。

    莲花楼纵然有叫人退避三舍的效果,可是因为车身实在太大,在这样拥挤的早高峰,估计也会寸步难行。

    而越野车吧,没有两位站后面的仆人,帮着指挥人群避让,估计也是够呛。

    “这伦敦的堵车是真厉害啊。”夏青黛喃喃了一句。

    欧文深以为然:“公共马车越来越多,连有轨马车的轨道都被堵了,确实出行不易。”

    说起有轨马车,夏青黛又像看西洋景一样张着脑袋看了一会儿。

    这种铺上轨道的马车,在十六世纪就出现了,以前多是矿场用来拉货的。乡下是没有这个铺轨道的条件的,也就是繁华拥挤、对运力要求高的伦敦城里才有。

    铺上轨道后,无论是木轨还是铁轨,都能节省非常多畜力。一样是双马拉车,有轨马车载重量是普通马车的三倍以上。

    在华夏,有轨车的历史更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横扫六合一统江山的始皇帝,就建造过硬木铺就的“铁路”,大大提升了车马运力。

    欧洲中间高两边低、兼顾了排水功能的“马路”,近些年才发明。可在华夏,始皇帝早就造就了“高速公路”秦直道。

    虽然始皇帝的大工程颇为劳民伤财,不过都是功在千秋之事。

    夏青黛看了一会儿伦敦的有轨马车,再想想咱华夏的老祖宗,以及同一时空下贪污腐败的大清,顿时就有些唏嘘不已。

    英国已经搭上工业革命的顺风车了,殖民全世界给本国添砖加瓦,而大清还在做着闭关锁国的天朝上国梦呢!

    弘历这家伙躺在老爹和爷爷的功劳簿上,把康熙的余晖推向顶点,收复失地后,巩固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就开始吹他的康乾盛世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