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首辅(重生)_第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44节 (第2/3页)

吴阿牛叹道:“隽哥说得对,我自个儿还没娶到媳妇呢。”

    “良辰美景,咱接着吃酒。”

    吴阿牛又翻起账簿,问陆隽明年要怎样经营布庄的生意,争取把五十两的银子翻三倍。

    春闱定在二月九日,分三场,到二月十七结束。

    陈昌石过了上元节便带着书院的学生赴金陵赶考,他把学生安置到客栈,一切妥当后,陆隽接陈昌石回宅院住下。

    “陆隽,你这院子打理得不错。”

    陈昌石坐在摇椅上,瞧着这一方小院,冷不丁地瞥见挂在屋檐的灯笼。

    准确的说,是两个花灯。涂以金漆,玲珑剔透,在白天看着略显淡雅。

    陈昌石捋着胡子,笑问:“陆隽,这是谁买的花灯”

    他这个学生过度节省,把铜钱看得很重要。岂会愿意花银子买女娘喜欢的花灯,还挂在自家屋檐下。

    第55章 藏身

    在陈昌石看来,华而不实的物件,陆隽不会喜欢。

    是谁送给他的

    “你先别忙活了。”陈昌石颇有要审问的意思,他直起腰,拍了两下摇椅的扶手,“这两个花灯是在高淳老街买的吧”

    陈昌石只瞧一眼,便看得出这花灯是在金陵哪条街卖的。好歹为官几十年,稀罕玩意也是见过的,高淳老街是城中贵族仕女常去的地方,那里的商贩门路广,什么珍奇古怪的东西都弄得来,但不收铜板,张口要的就是白银。

    “老师的眼力不减从前。”陆隽出了堂屋,端了一盏泡好的散茶,他答道:“是在高淳老街买的。”

    陈昌石接了茶,却不急着品,“你变了不少。”

    “是遇着中意的娘子了”陈昌石直言不讳地问。

    陆隽说:“老师何出此言。”

    陈昌石掀开茶盖,嘴巴凑到杯口,吹散热气,意有所指道:“你从前可不爱吃茶。”

    “可老师不爱吃茶吗”

    陆隽转身去厢房拿出一床被褥,放到西厢房去,厢房挨着院子,来回不过三两步的距离。

    “学生这里原是没有茶叶喝,知道老师要陪着书院的学生考完春闱,便去城里买了些散茶。”

    他做活干脆,有条不紊。陈昌石默了片刻,笑道:“怎么来金陵几天,学会耍嘴皮子这套了,跟我绕来绕去的。不说这茶叶,我问你,上元节那天,你自个儿去的高淳老街”

    概因长辈的嗅觉不同于旁人,陈昌石说话间,进了堂屋,端着茶盏看了一圈——陆隽这屋里,曾有女子来过。

    痕迹是骗不了人的,譬如搁置在案上的琉璃灯,飘散在屋内的糖酥味。陆隽是陈昌石的得意门生,所谓师者父母,凡是教过学生的,尤其上了年数的,他们对学生的喜好一清二楚。

    陆隽失去双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人的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陈昌石以为,无论是屋檐下的花灯,还是这琉璃灯和糖酥,都是那女子带来的。

    陆隽铺好被褥,听见堂屋的动静,移步过去。他无意要瞒老师什么,道:“学生是陪朋友一起去的。”

    陈昌石不愿啰嗦地追问陆隽,老大不小的了,陆隽能敞开心扉接触女子,做老师的,自然是欣慰:“你朋友的眼光不错。”

    这一茬算是说完了,陈昌石提起书院的学生,道:“这群小子要有你一半沉稳就成了,到了金陵没翻过一页书,像刚出羊圈似的乱跑。”

    陆隽不善宽慰人,也知老师并非真的生气,是以言语简单:“他们年轻气盛,老师不必因此动气。”

    “是呀,年轻气盛。”陈昌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望着屋外湛蓝的天,“那群小子从慈溪镇来金陵,若是闷在房里读书温习,我倒要骂他们傻瓜了。”

    他感慨道:“想你十七岁的时候,上哪来的年轻气盛你写字的这一双手在客栈做工冻烂了,回到书院又接着研墨写功课。”

    陈昌石忆往昔,为人父,为人师,他视陆隽如己出。

    一晃一年,陆隽终是到了金陵,该教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