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_第9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90章 (第2/2页)

还说过等秦修文升官了就学着其他当官的似的,直接买下一个三进的院子住,如今却是绝口不提,只说赁下宅子住也不错,新乡县这边有府衙出银子是免费住的最好不过,卫辉那边赁一处好一点的三进的宅院一年也不过七八十两银子,可比买下来划算多了。

    “说不定过两年又升官了呢?到时候不在卫辉了,不就是白瞎了那些银子了么?再说了,大人您来去都是一个人,又没有妻儿老小要养,租个有大书房的宅子尽够了。对,书房一定要大,大人公务可是越来越多了呢!”

    秦修文:……我谢谢你。

    这也是没有办法,季方和手里头的七万多两银子虽然看着挺多,但是租地保证金就要两万两,再加上后面屋舍的修建、到时候一些机器的采买,林林总总算下下来,手头的银子还够不够都两说。

    所以,只能苦一苦大人了。

    第44章

    整个卫辉到新乡一段的码头都在施工,施工期间只避开了原来的旧码头,特地隔离出来一条通道,就是为了维持来往客货船的正常通行,等到其他地方一旦建好可以投入使用了,再将旧码头一举拆除,纳入扩建的范围内。

    这是秦修文请了好几个这个时代的建筑规划能手想出来的法子,为了不影响目前旧码头的使用,同时又加快新码头的建设进程,大家是想尽了办法,几处同时施工,每一处都有专人进行每日的督建,尽管这个年代很多地方全靠人力,但是同时这年头的百姓是真的肯卖力干活,日复一日的勤勤恳恳,毫不惜力,不过才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新码头已经有了雏形。

    来往客商每次经过卫辉府码头,只要一下船就能看到许多地方都在热火朝天地修建,还没等他们开口询问,就已经有年纪小点的孩童抱着一沓厚厚的大幅面纸张跑过来,拿出其中一份,直接递到对方的手中:“这是我们卫辉府发行的“卫辉时报”第一期,里面有所有关于新码头的规划和开放使用时间,十文钱一份,您想要来一份吗?”

    不过十文钱,而且听说是卫辉官方发行的报刊,基本上所有人都会买一份,甚至有些人还会一口气买个十份八份,送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要知道在明代一份邸报是非常昂贵的,邸报就和现代的报刊一样,应该是一日一发,一般是记录朝会中议论之事,然后由京中秀才誊抄过后再发往全国,但是也只有各地的最高级长官才能获取,最高级长官再派人摘抄一些关于他们所在地的要事要闻发给底下的官员,其他事情则是略过,毕竟人力誊抄,能节省一点是一点。如果底下官员想要知道京中发生事情的全貌,还得有自己的门路才行。

    lt;a href=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gt;科举文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