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第1/2页)
老村长骂了一句,看到了最后头的赵梦成。 他想起来自己彻底晕过去之前,喊人去叫了赵梦成。 当时他以为自己要不行了,想着临死前安排后事,没想到居然又好了起来。 “梦成。” 赵梦成赶紧到了床边:“叔,有话等你好了再说,您对咱们村子上心是好事儿,但也得先顾着自己的身体。” 老村长笑了笑,握住他的手:“这次多亏你了,你又救了我一次。” “叔,咱不用说这种客气话。”赵梦成笑了笑。 老村长又说:“咱们青山村能有你是大家伙儿的服气,我也老了,以后村子得靠你们年轻人。” 赵梦成知道他这话背后的意思,只握了握老人的手:“叔,你的意思我都明白。” 老村长笑了笑:“老天爷留下我这条命,那我还能帮你们几年。” 刘大夫摇了摇头:“别说丧气话,只要你别作践身体,你这身板能再活十几年。” 屋子里顿时轻松不少。 见老村长没事儿了,赵梦成这才从刘家离开。 走出去几步,刘大夫跟了上来:“梦成,等等我。” 赵梦成放慢脚步:“刘叔,回头劳烦你去镇上买些避暑的药材,熬好了挨家挨户发一些,让大家预防起来,钱从工坊的账上出。” 刘大夫点了点头:“那我先替乡亲们谢谢你。” 又问:“今天你倒腾那木板子也好用,咋就这么神奇,明明外头的风是烫的,到了屋里头就冷了。” “今天太晚了,明天喊大家伙儿都过来看看,各人回家自己做了,也能应应急。”赵梦成笑着说。 不过这木板子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外头无风的时候,他自己没法产生对流,得靠人力。 这想想就热。 刘大夫跟在他身后慢慢走,欲言又止。 赵梦成看了他一眼:“刘叔,您有话就直接说吧。” 刘大夫难言尴尬,但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还不是阿磊那混账小子。” “之前他在你这儿干得好好的,偏要自己回家做豆腐,结果如今豆腐没能做出个样子来,整天就知道东游西荡。” 刘大夫恨铁不成钢。 当初刘磊跟何水清一起,是第一批给赵梦成干活的人。 刘磊心思活络,比何水清可能耐多了。 后来赵梦成打算将豆腐方子交出去,村里不少人都上门学,刘磊也就动了心思。 当时刘大夫就劝过他,说他们家就父子两人,他还干不了体力活,倒不如照旧当长工旱涝保收,自己做豆腐生意太辛苦。 可刘磊没答应,觉得当长工不如自己干挣钱。 一开始刘磊干得还行,可随着做豆腐的人家越来越多,竞争也大,刘磊的生意就有些跟不上了。 他手艺一般,做出来的豆腐就没人家的水嫩,再者家里人也少,每次做出来的豆腐分量不多。 如今两年过去,刘磊的豆腐生意只能说饿不死。 做豆腐辛苦,利润又太薄。 眼看儿子在家唉声叹气,刘大夫心疼儿子,到底是厚着脸皮开了口:“阿磊别的不提,干活儿还算踏实,叔就厚着脸皮想问问你,工坊那边还要不要人?” 赵梦成听明白刘大夫的意思,但他不可能同意刘磊进工坊。 先不提他放了话在外头,但凡要进工坊的人都得经过老村长那一道,年龄出生人品都得挑过。 就说当初刘磊选择单干,就知道他是个沉不下心的人,不如何水清老实。 再者,赵梦成这会儿要是给刘大夫开了后门,以后再有人找上门来,他就不好说了。 要不然刘大壮刘小壮兄弟还是他亲外甥,赵梦成也没让他们进工坊,反倒是送到了镇上。 刘大夫见他沉吟不语,知道自己让人为难了,红着脸说:“算了算了,也是那小子没福气,你不要为难。” 赵梦成想了想,刘磊人品不坏,就是有些沉不下心。 可他爹刘大夫人品却很好,乡里乡亲能搭把手他都愿意搭把手,哪家哪户一时手头紧拿不出药钱,他也愿意赊欠。 当初赵梦成病重,也是多亏了刘大夫照顾。 “刘叔,工坊这头确实是暂时不要人,不过我倒是听说咱们县衙一直在招人。” 赵梦成提起一件事。 刘大夫连忙追问:“县衙,莫不是要招衙役?” “不算是正经的衙役,不过这两年衙门事情多,需要人办事,我问过张衙役,虽然不拿朝廷俸禄,但县衙会给银钱。” 这还是赵梦成给黄县令出的主意。 随着上河镇发展,黄县令手头那几个人显然不够用,但朝廷的编制是有限的。 赵梦成便怂恿黄县令采用“编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