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_第33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332章 (第1/2页)

    “都成,看你们自己安排。”既然宁家兄妹已经有了章程,那就用不着他们操心了。

    80年的年,是分了两个地方过的。

    以前元旦都不放假,现在至少元旦还能有一天假,如果要走亲戚,还能多请两天。可以说政策确实是送了不少。

    80年,部分农村已经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用了,这对不少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因为就算现在是实行工分制,但仍旧有人磨洋工,偷懒,或者私底下打好关系给自己加工分什么的。

    对于家里很勤快的人来说,这种工分制度十分打消干活的积极性。

    但这个田地是自己家的了呢?那必须好好干啊,产出来的粮食除了上交的,那都是自己的!不用给公社,不用拿工分去换粮食吃,存在家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这个报道无疑是让农民兄弟们十分盼望的,但现在还在试行阶段,等到全国推广,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之前霖霖说土地要分包,我这一直等,没想到真的要分包了。”陆奶奶带着老花镜看着报纸,她也认识不少字,但是在农村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报纸。因为没地方买,报纸都是机关定的,只有去回收站才能买得到过期的报纸。

    “是,有盼头了。”陆爷爷也跟着点头。

    陆奶奶叹了口气,道:“啥盼头啊,霖霖说以后兴许要在燕城开厂子,到时候老大老三家的不得都去吃商品粮?几个孩子学习都好,以后还能回来种地?不得是靠咱俩?”

    陆爷爷道:“那也挺好,我大哥家那几个孩子都是壮劳力,就喜欢侍弄地。回头让他们也过来帮个忙。能种出自家吃的就行。”

    陆奶奶连连点头,“若是真的分包了,就多种点儿孩子们爱吃的。这边能种两季粮食呢,晚秋种冬小麦,收了还能再种一茬棒子。红薯也种点儿,但别多种,我看孩子们都吃伤了,晒点儿干儿留着当零嘴可以。种点儿豆子,各式的豆子。”

    “多种黄豆,自家做豆腐吃。”陆爷爷补充,“孩子们爱吃豆腐。”

    从77年年底开始高考,到78年年初,大批知青因为考上了大学而“返城”,因为高考制度的执行,如今每年都会有部分知青返城。有不少表现好的知青,还会提前返城,重新读高中,然后进行高考。

    也就是说,从78年开始,已经陆陆续续的有知青开始返城了。

    等到80年末,只要是家里同意,街道办出接收信的,哪怕没有考上大学没有工作,也能返城。

    但这其中有两种知青是没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返城,一个是在当地进行嫁娶的,一个是被当地招工了的。这两种知青因为嫁娶或者招工失去了知青的身份,已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