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2/2页)
团转,抓耳挠腮道,“没看出这小子一身反骨啊!” 段长枯坐许久也没理清自己这个胡儿外孙的想法从何而来,只得道,“既然他想学,就把夫子先生给他送去。” 段长在发现贺兰定对于世道常识、国法律令上的短缺后,便物色了适合的人选。只是迟迟没有送过去——上赶着的买卖不香。 段长等着贺兰定醒悟,却没想到这醒悟有些太过头了。 “那....那些工匠么呢?”段宁小心询问。 段宁先前许诺贺兰定的“流放犯”其实早就被押解送到了怀朔镇,只是自家阿爹一直压着,“你这个时候送人手给他,不是鼓励他行商吗?” 段长就是要贺兰定在经商一道上碰瓷,发现官与商的天壤之别,心服口服地来向自己求助。 “算了.....你把那小子带过来,我交代他几句。”段长嘱咐道。 “哎!”段宁高兴应下。 在段宁看来,自家大外甥的思想有些歪了,可自己又没法给他拨乱反正。但这个时候阿爹提出要见大外甥,那一定能劝说他好好上进,莫走歪路的。 这边段家父子在琢磨贺兰定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另一边,贺兰定也在琢磨舅舅和阿翁是个什么意思。 “是想扶持我?让我进朝堂?”贺兰定有些发憷,自己连新手村都不敢出,怎么敢去风云诡谲的洛阳城闯荡。 正想着,有人来报,将军府有请。 正值饭点,贺兰定却没能吃上外祖家的晚膳,直接被请去了书房。 “你是怎么想的?”段长拧着眉,看着高壮如牛的胡儿外孙。心道,难不成这就是胡人的血——永远无法困于安宁? 没头没尾得一句质问让贺兰定呆滞一瞬后很快反应过来。贺兰定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反问道,“阿翁如何看眼下的大魏呢?” 不等段长回答,贺兰定又反问,“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君臣相得?” “恐怕都没有。” 段长沉默不语。 贺兰定继续说,“文帝豪情壮志,可惜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同时还为大魏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孝文帝的改革不可谓不高瞻远瞩,但是他太着急,又太短命。倘若他在多活几年,北魏说不定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但是,没有如果。 贺兰定垂眸,沉声,“被抛弃的六镇儿郎真的心甘情愿吗?” 任何的改革都是需要牺牲的,但是,当被牺牲的那一群人是有刀有马又穷困无比的士兵的时候,悲剧的结局早已有了预兆。 书生造反三年不成,但是武夫造反说干就干。 贺兰定对于南北朝的历史了解知之甚少,不知道大魏怎么立国的,也不知道它为何而灭。但是穿越至今一年有余,贺兰定已然察觉出了不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