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第2/2页)
”。 初九将种子交给老村长,自己则带着【简陋的纸制手工书】,再次来到了海月城。 “我也没有敲门,没有摇铃,贺老先生是怎么知道有人送了信来?” 小罐头并未答话,而是往下探了探脑袋。 第二个,要找熟悉的亲近的人来抄书,比如“未来的太太”?初九打算当做没看到这一条。反正自己也不会在贺老先生的手抄书上做什么增补。 这盒子大概就比那本【简陋的纸制手工书】略微大一号,想来里面的书体积应该也不大。 最大的差异点,就在于原材料和工具上。 虽说这本书的字迹有点丑,但整体不影响阅读。 ……会不会是贺老先生把“海怪传说”写在了后面?毕竟里面还有不少空白呢。 但让初九略有些吃惊的,是这些书里面除了现在的羊皮书以外,还有那种年代久远的纸质书。特别是那些数学读物,基本都是用已经失传的纸张印刷的。 初九看到这里,不禁眉眼一弯,心说太好啦! 只要贺老先生能认可这种【书】,以后就让有誊写经验的人来抄书,这样就不至于还要被吐槽字丑了。 一分钟后,他手上多了100张柔软单薄、光洁干燥、色泽均匀的【手工竹纸】。 至于初九自己,他得赶快继续之前被中断的【造纸配方】研究。 不是错觉,不是相似,这分明就是自己交给贺老先生的书! 初九牵着三角兽回到了小院。 这样的转化率,会让纸变得比布更加精贵,并不符合贺老先生提出的“能让小朋友人手一本”的要求。 在初九做出纸和书的第二天,吼吼兔的“甘蔗培育”也结束了。 后来老村长通知说,村里新开了个“理疗馆”,每天进去躺一小会儿,能让浑身筋骨都轻松不少! 按照之前的计划,现在天气转暖,气候适宜,吼吼兔要重新培育甘蔗了。 初九一开始没有选用“竹子”,一是因为“竹纸”的工艺要更复杂一些,二是因为“竹”并不是豆子村的原产物。要以“竹”为原料,意味着未来除了“甘蔗”和“棉花”以外,村民还得分出人力来种竹子。 这位老人家,是怎么做到在那么短的时间,就写好回信、还把羊皮书放在台阶上的? 小罐头此时也跳了下来,在遍布碎石的海滩轻巧地小跑着,时不时用小爪子一刨,刨出一颗形状完整的海螺,再送到初九手边。 * 按照初九从民俗博物馆里看到的“造纸工艺”,在这个时候,要加入华夏造纸术里独有的“纸药”。 三角牛拉着一辆大车。这辆大车,每天都在往隔壁的“黑麦子村”运肥运草。 初九自己则是制备了源源不断的有机肥,以及补充了各式各样的工具送过去。 女儿和女婿知道老孙头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人下棋,便应了下来,牵着手笑嘻嘻地往家走了。 范娜应道:“去老村长那里学算术了——不知道是不是算太差了,被留下来了,哈哈。” 这也太神奇了!用起来也太舒服了! 远远就能看见,那块地方有水车,有农田,有炊烟袅袅的小房子,根本不像无人敢踏足的荒地。 虽然老孙头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把黑麦子村的地开垦出来就能治理蝗虫,但他们相信,初九的做法一定是对的! 怎么这盒子里的东西,和前两天自己做出来的【简陋的纸制手工书】如此相像啊哈哈哈。 几人都纷纷探头去看: * 从封面和书名来看,这里有《101个寓言故事》《连精怪们都爱不释手的童话》这样的儿童故事,也有《算术的法则》《圆形与三角》这类基础的学习读物。 等造出了轻便的【纸】,才能去找贺老先生借书,才能去打听“海怪传说”。 小罐头:“喵,喵喵。”——“我能感觉到,老先生有助手。” 但我已经知道自己现在想做什么了。 可惜的是,能制成“纸药”的植物,大多都是华夏本土的原生植物,比如黄蜀葵、杨桃藤,在这个异世界根本不存在。 这样,一旦自己做出【纸】的配方,就可以在豆子村或者黑麦子村试着让村民生产纸,不用另外准备原材料。 直到他听见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书缝里传来: “你、你好?” “你就是,那个,字写得很丑的拓荒者吗?” 初九:…… 这礼貌吗? 第74章 书写人 初九低头仔细看向书页: 只见页缝里飘起丝丝缕缕的白雾,这些白雾又在书页上方慢慢凝聚、成型,最终变成一小团……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