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回首 (第4/9页)
了,是你给我起的,说是让我一辈子都欢乐!” 玉城点了点头,说道:“让你读书写字是要你学习做人的道理,你要是学好了,不但自己能开心,还能让爹、娘和我都欢乐,所以还是得学!必须得学!” 欢哥儿不耐烦地应了一句“知道了”,直接就甩手跑了。 马金阳摇了摇头,“都让你兰姨给惯坏了。。。” 玉城正色道:“该学还是得学,也不指望他以后科考做官,但总还是得明些事理。” 马金阳点了点头。 “这回我带了几箱东西回来,给兰姨一箱,也给你留了一箱,回头让兰姨一点一点都卖了。。。那些东西看着再好,不卖成银子折现了,就还只是个东西而已。。。换了钱之后全都买成庄子和宅子。。。稳妥些。。。” 马金阳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汤苑和饭店,还有铺子的那些分红之类的银子都在我这收着呢,加上庄子的收入,少说也有五六千两了,怎么处置你看着办吧。。。” “不用我处置了,我有钱,这些银子就留着你跟兰姨养老吧。。。” 马金阳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不用!我自己有钱,你兰姨也有,再说家里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你在京城需要花钱的地方多。。。” 玉城也赶紧摆了摆手,“跟你说这些你也不懂。。。回头我让兰姨处理,都换成庄子和宅子。。。你就别管了。。。” 马金阳点了点头,慢慢地问了一句:“你在京城。。。还好吗。。。要是觉得苦的话就回来。。。我还有点钱。。。” 就这么轻轻的一句话,差点击溃了玉城的泪腺,赶紧说道:“什么话!你那点钱都给欢哥儿留着吧。。。我挺好的。。。” 第七十章 腊月二十九的雪,是从五更天开始下的。 晨光被压在铅灰色的云层里,透出几分惨淡的青白。东大街两侧的槐树枝丫上,积雪已堆成一道道僵硬的弧线,偶尔被风掀落一截,便砸在早行人的幞头上,碎成冰凉的粉末。 东市的早集和路上的行人都比往常冷清许多,要么在家躲雪,要么在家操持着过年,要么在广客隆里抢购着最后一批的年货。 雪片子刮得正紧,三雄勒住缰绳,在骡马市拐角处抹了把脸。睫毛上结的冰凌子被搓碎,露出底下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像两丸黑玉浸在雪水里,映着身后两辆吱呀作响的货车。 前头那辆骡车摞着鼓囊囊的麻袋,新碾的麦粉香混着冻硬的黄豆味儿,从麻线缝里钻出来。后头车上悬着现宰的牲口:半边猪白花花的肥膘上盖着官印,几只羊的羊蹄子用草绳捆作一团,鸡鸭鹅都挤在了一起相互取暖,红冠子、绿翅膀在风里乱晃,活像谁家顽童扎的彩幡。 车尾堆着红皮白心的绊倒驴萝卜,只需用刀劈开一块,就能露出冰糖般的透明芯子,生啃脆甜,炖羊肉则吸饱脂香。还有厚厚的棉被底下盖着来自暖窖里的倔强——大白菜外层叶子冻成冰壳,剥开后嫩心仍水灵;乌塌菜趴在地上长,经霜后反而泛出墨玉光泽;西安人唤做春不老的新鲜雪里蕻,盐腌后与黄豆同炒,是腊月里最下饭的滋味;还有那经年的老把式用草帘护着的香菜畦,雪后收割的芫荽,香气凛冽如松针;甚至连窖藏的新鲜韭黄、蒜苗都有,包角子时与鲜虾仁同拌,一口就能咬出三春滋味。 三雄身上的靛蓝棉袄早洗得发白,肘部打着块榆树皮色的补丁,狗皮帽子护不住耳朵,耳廓冻得通红透亮,像挂了两片薄脆的冰糖。可那通身的精气神儿,倒比车上任何年货都鲜活。 这是年前三雄最后一次为广客隆送货,顺便也结清年前所有的货款——但凡广客隆的老人儿都知道这是玉城少爷家的产业,就是那个俊美如小姑娘,却又满脑子奇思异想的玉城少爷,广客隆的发明者!因此,谁家的货款都有可能拖,唯独玉城少爷家的,都必须按时足足的结了,可不敢有一丝错漏! 三雄盯着卸完了货,收了银子,叫一辆车先回去,自己领着另一辆,车上装的是给玉城一家送的新鲜年货。 兰姨领着丫鬟咋咋呼呼地卸着新磨的面粉、现杀的猪羊、新鲜的菜蔬,还有自家亲晒的葫芦干、干豆角和各色秦巴山珍。 马金阳就站在旁边看着娘们拾掇,冲着三雄使了个眼色,手一比划——那个大少爷还没起床呢! 三雄呵呵一笑,摘下狗皮帽子掸了掸身上的雪,过到了这边的院子。 玉城昨夜高兴,喝了不少酒,再加上一路舟车劳顿,终于到家了,睡在了爹的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放下了,甚至还没聊上两句,就昏睡死了过去。 此刻正睡的迷迷糊糊,硬邦邦的憋着一泡尿,想起又懒得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