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水渠 (第1/1页)
这是范宁经过细微调整后的最终方案。 每一段都由水道规划队员们,先用木桩每隔固定距离打在土里,并用白色的石灰粉末划出路线。 另一部分小队,则是负责挖掘泥土的工作。 这两个工作,所需要的人并不算多,只占了百人不到。 至于剩下的大部分人,则是在安益农场某处边缘,就地挖坑,开始烧制水泥起来。 眼下,范宁人就在安益农场北部边缘的土房子里坐镇指挥着工程的具体进度。 不仅他的临时指挥部在这,就连吃饭的地方,也是设置在这。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里,原因很简单。 这安益农场又回到范宁名下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上次那些兵士们过来强行征用了农场里的马牛羊等活物,就心满意足的走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认得这农场总之就是军队账目下。 至于哪个军队就无所谓了,反正也不影响他们征用。 把农场里凡是能带走,除了土房搬不走,剩下的他们一个不留都带走了。 这光秃秃的土地对他们兵士来说,已经废弃一般的存在了。 但是土地毕竟是有主的,主人便是范宁。 既然上次农场的所属问题没有彻底合法化解决。 这一次在和苏县令的谈话中,范宁便把问题跟县令谈论了一下。 并表示,如果能把归属问题彻底合法的解决,范宁保证在引水时,也兼顾这农场。 并把农场里的田地利用起来,开垦荒地,多种点东西。 苏县令正迫切希望能多增加点县里的可种地面积。 不辜负叶刺史对自己讲话里的期望。 所以,这安益农场兜兜转转,这一次,终于以一个官方承认正大光明的方式。 重新归于范宁名下了。 而范宁则应苏县令的要求,保证在春耕结束后,再给他一个限量版的男用公文包。 总之,这是一个让大家都很满意的局面。 范宁这边的水泥制作,开展的很顺利。 买来的石灰石混入砂土烧制,然后磨成细粉,之后再混入适量的熟石膏和水,就成了。 刚开始时候,范宁并没有立刻开始大规模制作,他先是调整了几次比例,挑选了硬度最硬的那个比例。 随后才开始让人正式烧制水泥。 因为日程有点赶,所以范宁把制水泥的人,又分为两班。 这样就能较为充足的提供给第二天所需。 好在之前的沟渠已经挖的差不多了。 就只剩下渭水那边与沟渠的最后相连段。 在铺设水泥时候,范宁也是采取多段同时开工的办法。 如果按照从头铺到尾的,人手浪费不说,时间也不允许。 好在铺设水泥时,范宁制定了铺设水泥的厚度标准,方便后期修补时候,减轻工作量。 水渠全长大致在十六七里地。 深一米宽一米。 范宁分出了三十多个细分工作段。 用了十天时间,便彻底完成从开挖到铺设。 其后又用了两天时间晾晒。 等他站在水渠里验收合格之后,渭水河边那个开口,便正式引水入渠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