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节 (第1/3页)
第182章 182 利昂娜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尤默尔大街的。 直到见到梅太太, 并看到她准备为自己脱下外衣时才猛地回过神,赶紧从大衣内侧的暗袋中取出信封, 直奔三楼。 关上房门,她迫不及待地走到桌边,拿起裁信刀的瞬间又像是想起什么,一把将书桌前的窗帘拉上,点上油灯,这才开始拆信。 切尔曼伯爵给利昂娜的信封中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犯罪记录,只是一份有关前副总监哈蒙·米切尔森的详细履历,以及一封字迹潦草的手写信。 哈蒙·米切尔森, 1067年10月27日出生于著名的北方工业城市莱兹,今年54岁。 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出生时家境优渥, 只可惜还没等他长大就因一次事故衰落了。 那是马黎的机械革命刚刚开始的阶段,他的父亲“格雷·米切尔森”曾说服了朋友、也是自己的小舅子“莫顿·梅兹”,两人一人出力一人出钱,合伙建起一家纺织厂。 那家名为“格雷-莫顿”的纺织厂是当时最早使用蒸汽纺织机的纺织厂之一,甚至是同时代中购入蒸汽纺织机最多的纺织厂。 当时与现在不同, “机械”的概念刚有一个雏形,大多数思想保守的商人并不敢做这么大胆的尝试。 但时间不等人,决断力也是大多数成功人士必备的特性——当时只是稍微犹豫了一点点,只比对方慢了那么一小步,可差距就如同快速旋转的齿轮,一旦开始便会让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五十多年前, 格雷-莫顿纺织厂在短短几年时间便迅速成长起来, 一跃成为佛玫兰郡规模最大的纺织厂。 作为经营者,格雷·米切尔森自然也在那两年赚得盆满钵满。 可灾难总是会在不经意中降临, 就在这颗新星在王国北方冉冉升起时,一场意外直接葬送了这个家。 就在哈蒙·米切尔森四岁的那一年,即将入冬的某一天,纺织厂的一个车间突然燃起大火。 火焰顺着随处可见的棉絮穿行,几乎是在瞬间便点燃了附近的好几个车间,整个格雷-莫顿纺织厂在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的时间内变为一片火海。 由于过去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火灾,所有人的反应都慢了半拍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当时莱兹市内的保险消防队规模并不大,再加上那个时代还没有消防栓这种东西,储水池又距离工厂太远,用来抽水的软管长度根本不够,人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水桶装水去灭火。 这当然没什么用,最后还是莱兹市的市长当机立断,让附近的居民全部撤走,在工厂周围清理出隔离带,这才没让这场大火蔓延到整个城市。 可就算这样,一切也都无法挽回了。 突如其来的火灾不但烧毁了工厂和附近的街区,还烧死了上千名工人和居民——这场被称作“格雷-莫顿大火灾”的事件一经报道就轰动了整个马黎以及旧大陆上的很多国家。 在那之后,马黎国内所有的纺织厂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改。 议院甚至因此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了纺织厂工人不得在太阳落山后继续工作,纺织厂内的工人不能携带任何点火用具。 所有工人在进入工厂前都需要搜身,一旦被发现身上携带了任何用于点火的东西,即使只是在裤袋里装了一盒火柴,都会以纵火未遂的罪名送进大牢,甚至有可能会被判处绞刑。 当然除了这些,作为格雷-莫顿纺织厂的经营者,格雷·米切尔森也必须为这场可怕的火灾负责。 他把这些年积攒的家底都赔了进去,可这件事闹得太大了,身上背负的人命也不是申请破产便能偿还干净的。 在多重精神压力下,格雷·米切尔森最后把妻儿偷偷送走,在众目睽睽下跳楼自杀。 于是,年仅四岁的哈蒙·米切尔森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跟随母亲投奔到外祖家。 然而因为那场火灾,外祖梅兹家对这对母子很是忌讳,并不想跟任何姓“米切尔森”的人有扯上任何关系。 他们给了这对孤儿寡母一笔钱便与他们断了来往。米切尔森夫人只能带着儿子来到另一座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城市,过起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生活。 哈蒙·米切尔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等他长到六岁,也到了可以上学的年纪,母亲就把他送到了距离家最近的教会学校读书。 五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