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 (第2/3页)
指那么长的蜡烛头的顶端,被血迹沾染的地方,确实印着一枚较为清晰的指纹印…… 指纹——不但对经常深入犯罪现场的治安官们来说是个非常熟悉的东西,即使是并没有见过几次凶杀现场的奥本伯爵也对其有所耳闻。 前些年有个到殖民地工作的马黎官员,发现因为自己难以分辨当地人的长相,导致分发的物品或是工资经常有人冒领,便开始使用指纹来作为签署合约以及领工资的证明。 当年这件事传回马黎,便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 其实想要追溯源头,也许早在千年前, 人类对指纹的研究就开始了。 相传千年之前,古阿祖尔流传下的史诗中就有一个记载,说是一位元老想要诬陷一位将军,发现将军的妻子趁他出征时与邻居苟合后,杀掉其妻后声称是将军发现了妻子的不贞,激动之下犯下了杀人的大罪。 因为动机充分,将军的所有辩驳都显得十分无力,可现场留下的一枚血手印让这场诬陷有了转机。 在一位朋友的指导下,将军来到案发现场划破自己的手臂,沾上血后在那枚血手印的旁按上了自己的,让旁人去对比,当场拆穿了诬陷者的阴谋。 也许就是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二百多年前,一位意图恩诺的解剖学教授就提出人类的指纹分有不同的类型。 后来一位帕鲁本学者继续把指纹分为九种纹型,为指纹分类系统建立了一个可用的基础框架。 而在马黎王国, 一位马黎王立医学院的教授目前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在那位去殖民地工作的政府官员用指纹约束当地人不能冒领工资时, 他已经详细记录了自己与妻子的指纹长达十五年,发现这期间两人的指纹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于是在去年的下半年, 他在王国中最权威的科学期刊《学者》上发布了自己的阶段性成果。 他认为人类的指纹具有唯一性,且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这个假设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当时庞纳治安所的总监——鲁斯特公爵大人。 虽然这位年迈的老公爵当时已经是半退休的状态,但他非常重视这项研究,也清楚如果这个假设真的成立,那将会是为取证与破案带来巨大的便利。 他亲自面见了这位医学院的教授,请对方继续研究这个课题,最好是再多采集一些样本。 那位教授也因此受到鼓励,后来与几位同事一起组成专门的研究小组,甚至在报纸上刊登一则长期有偿线索征集:如果有谁能找到一对出自不同两人,却完全一致的指纹,该研究组便会给予对方一笔数额不小的奖t金……当然,现在时间过去快一年,还没有谁能领到这笔奖金。 以上,都是利昂娜从波文整理出的一部分手稿中阅读到的。 不得不说,即使她对其中一部分信息有所耳闻,但那些信息都是零散的,给人的冲击性也较弱。 要想真的说服议会,将其真正当作一种用于刑事案件的证据,这种汇总呈上去会更加有说服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找到一枚指纹可不算胜利,要与嫌疑犯的指纹比对上,翻案的流程才能正式开始。 比对本身倒是不难。 新出现的嫌疑人杰拉尔德·门罗虽已死亡,但尸体还在。庞纳这边发一封电报,嫌疑人十根手指的指纹第二天便送到了。 而且南希尔地方治安所的库珀督察也实在是个很细心的人。 也许是看到要指纹就想到了他们想做什么,顺便把尸体的手印、脚印、身高体长等一系列身体数据一起打包寄了过来,更加方便利昂娜和庞纳治安所的人比对数据。 就当利昂娜经过反复对比,确认蜡烛上的那枚指印与杰拉尔德·门罗的左手食指完全相符时,另外一边的化验结果也出来了。 庞纳大学化学院的杜勒教授提供了一项权威证明,治安所提供给他的那批金汞齐样本中除了金和汞外只有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铜和银,一点其他的物质都没发现。 这其实是有些异常的。因为南海殖民地那边的金矿为石英脉金矿,这种金矿中大多会混杂一些伴生矿物。 而汞不但几乎能与很多伴生金属融合形成汞齐,还可以与伴生矿中很常见的毒砂结合,形成硫化汞和砷化汞。 可加热后,杜勒教授既没有发现硫也没有发现砷,只得到了纯度相当高的金,连其他金属的分量都很少——这只能说明这些汞齐是由非常纯净的水银和已经精炼过的金子组成。 汞在矿场中本身就是为了精炼金属使用。如果已经有了一块纯度相当高的金子,再用汞把它制成汞齐,那其中的动机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再结合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