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1/2页)
    “书籍如何,可有纰漏?”康熙让两个人坐了下来,他老人家自己也坐下,吸了一口茶之后,整个人才舒缓过来。    别说,这个奶茶杯,向上吸水的那么一瞬间,让人的身心都得到了舒缓!    “书我们已经带来了,请皇阿玛查阅。”在进入乾清宫的时候,身上的东西自然是要拿出来给外面守着的太监的。    现在梁九功的手上捧着几本书向着这边走过来,走上前去,把手中的书放在康熙的面前。    “此五本乃是启蒙班的教材。”康熙最关注的是《大清国是(一)》的编写,对识字教材并不是特别在意。    胤禛却觉得,《大清国是》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启蒙四册才是精华所在。    这本是星敏的主意,她说老百姓识字困难,很多人怎么学也学不会,主要是先生的问题。    先生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就会觉得‘怎么会有人不识字的?’,‘怎么会有人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懂?’    所以,在识字这一方面的教学上面,从一开始就没有走任何的捷径,就那么死板的去背诵一些启蒙的文本。    那些文本,还都是需要理解的,脑子本来就不够用了,又要去识字,又要去理解文本内容,这就增加了识字的难度。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就让认字只是单纯的认字,让认字这件事情变得有趣起来,这样人们才能快速的掌握日常所用的文字。    “不错,大清国是(一)的内容非常完善,各个方面都涵盖了进去,只是内容过多,不够完善。”上面写的其实是告诉百姓要如何去找衙门办事。    也告诉了百姓他们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比如康熙上位之后给了老百姓什么样的优待啊,他老人家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每天都看多少奏折,处理多久的事情啊。    这些内容,都通过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故事写出来,让大家在了解应该找什么部门办事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对这个国家的认同感提高。    但康熙觉得,这上面写的过于概括,就应该细致的写写嘛。    不过,康熙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对交给胤祉胤禛的这个试点有了更多的信心。    “其它的内容会在后续的大清国是(二)(三)册之中出现。”    胤禛其实一开始也想要让所有人在启蒙这个阶段就了解到所有,但星敏却说不可以。    最后星敏说服了胤禛。    她说,更深一个层次的东西,自然要人让能够理解那个层次的人来学习。    不然的话就是对牛弹琴,你说半天,它也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胤禛此刻也在给康熙说着例子,康熙听完之后,没有多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