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第1/2页)
    郑嘉西点着地图上那条不算长的老街,眉梢一挑。    “陈森是不是也住在这里?”    第13章    次日傍晚,智琳一下班就领着郑嘉西去了实地。    自从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古樟街也摇身一变成了纯粹的步行街,原先的老街风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就连翻新过的石板路都渗透着古朴韵味。    街口有专门的停车场,一堵断墙重新刷了漆,挥笔洒墨写着“千年古樟,寻乡梦里”几个大字,很是显眼。    智琳主动做起介绍:“你看那些老旧点的,墙上还嵌了铭牌石碑的,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里面不住人了但是可以参观,其他房子都是统一规划后翻修保养过的。”    郑嘉西顺着她的话仰头观察,白墙青瓦,飞檐翘角,有那么点徽派建筑的味道,最引人注目的是街边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瞧那胸径怕是四五个成年人手拉手都团不住。    “前面那棵是樟树吗?”    “对啊,古樟街嘛,可不得有棵大樟树。”    智琳话音刚落,几个围着樟树嬉戏的小童就发现了她们,笑闹着手拉手跑过来。    其中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孩问:“阿琳姐姐,你来找菁菁姐姐的吗,她不在家。”    “就你消息灵通。”智琳点了点她的额头,“你阿芳婶呢?去告诉她,来客人了。”    “客人?这个漂亮姐姐吗?”    小女孩抬眼望向郑嘉西,后者对她莞尔一笑。    “是的是的,快去吧。”    小女孩打头阵,带着一群小跟班拔腿就朝街尾方向冲去,智琳则带着郑嘉西慢慢悠悠地逛。    有些楼把临街的一层开辟成了门面房,除了老派的草药店,瓷器店,街上还有装修新潮的咖啡店和工艺品店等等,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居然没产生什么割裂感。    又走了几分钟,邵菁菁家的民宿终于映入眼帘,一样的白墙青瓦,从外头看着规模还不小。    名字起得很有意境,选了个词牌名——临江仙。    “芳姨!”智琳跨进店门朝里面喊。    郑嘉西跟在后头打量起四周,这民宿一楼居然是间清吧,设了四五个卡座,夜幕还没完全降临,灯光倒是准备就绪了。    “我妈在赖伯家打牌,那群小鬼头已经去叫她了。”    回话的这位小伙子也不知是酒保还是前台,压着顶毛毡材质的画家帽,正窝在柜台整理账单,抬眼发现郑嘉西是张生面孔,顺嘴问道:“这位是?”    “我朋友,给你们店揽的贵客。”智琳敲了敲桌面,“还有空房间吗?先带人家参观参观。”    “我看看。”小伙在电脑上查看住店情况,“三楼还剩两间,二楼剩一间,要看哪间?”    “哪间宽敞?”郑嘉西问。    “二楼吧。”    “那就二楼。”    穿过酒吧是一条敞开式的外廊,摆了几台小桌,能近距离欣赏溪景,木质楼梯在正中央,勉强够两人并排通行。    小伙要带她们看的那间客房叫“秋水”,是个面积不小的套间,一室一厅带独立卫浴,家具崭新,瞧着很是清爽干净,全屋还配备了智能系统,郑嘉西挺满意。    “楼下有公用的厨房和洗衣房,我们阿姨每天都会消毒打扫的。”    “房费呢?”智琳问。    “这个房型一天是两百四十八,要订几天?”    “我朋友直接租,打个折呗。”    “现在不是旅游旺季,这个价格很公道了。”小伙又指了指顶上的投影仪,“你看看这配套,巨幕投影啊。”    “算了,我不跟你讲,你看看芳姨来了没,我要跟她谈。”    郑嘉想直接敲定,但智琳还在砍价的兴头上,所以她暂时也没说什么。    那两人还在你退我进地掰扯,一道嘹亮女声忽然从过道上袅袅飘来:“阿豪,听说智琳带朋友来了啊?”    骆芳出现在门口的时候,郑嘉西觉得这人莫名眼熟,隔了一会儿才想起,那回就是她和邵菁菁堵在网吧楼下说话,陈森还在一旁听得相当有滋味。    能拿主意的人来了,智琳立刻迎上前去,她把租房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骆芳也很痛快:“既然是你朋友,那肯定要打折的,一个月三千五,还包水电网,你觉得怎么样?”    价格大跳水,郑嘉西当然说好。    “打算租多久?”    郑嘉西想了想:“先租三个月,可以吗?”    “可以,阿豪你去准备一下合同。”    和爽快人沟通的效率就是高,租房这件事终于落地,郑嘉西倚着外廊的围栏,觉得天边那片火红的晚霞都变得浓烈了些。    之前去报信的那群小家伙跑来民宿凑热闹,他们似乎对郑嘉西很好奇,但又不敢凑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