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节 (第2/2页)
有可能会合不上去。” 吴起漠然道:“你难道就一点都不关心?” 公孙衍眉头微皱,说道:“你觉得他们会将计就计?” “或者你以为他们隐藏的手段,足以让我们连守住的机会都没有?” 吴起沉默片刻,说道:“换我来守城门。” “你的兵种多,更容易扩大战果。” 公孙衍沉声道:“虽然我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天武龙卫就在身后,又能出什么事?” 吴起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 “不夸张来讲,真正足以与敌人正面硬撼的,除了我的武卒,其他人都不行。” 公孙衍一时语塞,只能无奈道:“我尊重你的选择。” “只是我劝你也不要太勉强,以后也不是没有立功的机会。” 从理智上来讲,公孙衍实际上是不同意萧天阳提出来的相关计划。 即便其中涉及了虚空阵营的隐藏手段也一样。 有时主动出击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可大部分案例却都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式御敌,获胜概率较大。 特别是当双方势均力敌,难分高下之际,主动行动反而会让敌人找出破绽。 不过,既然是上面下达的命令,其行动性质又非绝对不可为,那答应下来也无妨。 而当吴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计划时,公孙衍也和蒙骜就觉得可行性更高。 并且,最终公孙衍还揽下了最重的任务,那就是在刚修建不久的翁城内与敌人正面交锋。 此项任务的关键就是分流。 如果要放敌人进来,那城墙就必然不能破。 否则后续要堵上,他们就必须付出千百倍的代价才能达到目的。 因此,城门就成为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只是话又说回来,城门告破,坎库利也不会立即派人冲入翁城。 因为,把战士派进去也起不到任何效果,最后也仅会徒增伤亡而已。 总而言之,如果他们不主动卖出一个破绽,对方就不会从城墙上撤下来。 反之,若让他们占领了城墙,后续也会造成一系列麻烦。 可直接开放城门也不行。 况且大军犹在,敌人入城,你却挡都不挡,鬼都知道里面有问题。 退一步来讲,任由敌人无限制地冲入城内,也会影响到整体布局。 吴起的建议,就是由一支精锐部队堵在翁城第二扇城门。 若按上述安排,敌人就得经过三波消耗后才能进入城内。 第一波,是蒙骜驻扎在城墙上,且涉及目标向外的部队。 第二波,是吴起对翁城内的一波洗礼,然后才能正式入城。 不过,人数已经锐减了两成的他们,却需要再度面对公孙衍。 按该做法行事的话,最终他们就能有效地控制敌人入城的数量。 当然,他们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肯定也极其惨重。 至少肯定是他们之前从未经历过的血战。 然而,如今吴起却要主动替换公孙衍的位置。 不管是感性的去想该问题,或是理性的去思考,公孙衍似乎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且吴起有一件事说得非常对,那就是他们的重装部队无法跟其武卒相比。 再者,庞涓和魏无忌除了性格上有点瑕疵之外,战场的应变能力也是相当凌厉。 如果再辅以吴起新招募的英布,那武卒军团也就有了与坎库利麾下精锐叫板的资格。 别的不说,底气方面绝对要比公孙衍要足得多。 此刻,萧天阳已经重新把视线转移回东城身上。 吴起作出了最后决定,公孙衍也展开了自己诱敌深入的计划。 若非萧天阳是计划的制定者,他都会误以为公孙衍是真出现了失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