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二十八章:扑朔迷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二十八章:扑朔迷离 (第1/2页)

    案件调查至此,杨仪似乎已经慢慢接近了真相,却还是有许多问题,尚未明确,扑朔迷离,疑窦丛生!

    杨仪为什么觉得费飞和杨新二人已死在爆炸现场?莫非找到了他们的尸体?没有!他之所以有此判断,是基于另外一名从昏迷当中醒来的,亲历者的证词!

    这个亲历者,也是门卫,但与刘岗不同,他是管理进出人员登记的主簿!

    当然,那本登记簿早就已经在爆炸当中被毁,连一片纸都没剩下,可这人记性好,虽曾昏迷不醒,却也清楚记得,爆炸发生当天的人员进出情况!

    不会吧?在爆炸中受了那么严重的伤,还昏迷了两天,醒来时还能记得那么多人进进出出?这是什么脑子啊?让他当门卫,是不是有点屈才了?

    我们说过,近期火器研究所有一个重要的项目,便是新式火炮的研究设计工作,全体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不分昼夜,正在攻克技术难关,吃住几乎都在研究所内,很少有人出入,这主薄上班时百无聊赖,十分清闲,还能记不住那么三两个人的进出情况吗?

    尤其是爆炸案当天,除了工部尚书马钧外,就再没有人离开过研究所,这还能不记得?不光他记得,刘岗也记得,两人的说法不谋而合,互相印证,更是可以说明,凡是当天身在研究所内的工作人员,除了十名幸存者外,已全部遇难!

    可现在呢,杨仪却有些恍惚了!什么人为了洗脱罪名,宁愿同归于尽?连命都能豁出去,还怕罪行败露被抓?这在逻辑上,似乎说不通啊!

    难道费飞和杨新并没有死,当时根本不在研究所?这场爆炸案发生以后,他们连家都没回,而是找个地方躲藏起来,准备余生隐姓埋名,改头换面,让大家以为他们已经死了?

    很有可能啊!自觉纸里包不住火,费杨二人铤而走险,准备离开长安,投靠敌国,但汉国方面,却误以为他们已经因公殉职,家属将会得到优待抚恤,这是连后路都想好了!

    然而很快,杨仪这个猜测,就被否定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幸存者醒来,并能开口说话,根据他们的证词,确实可以证明,事发时,费杨二人就在研究所内,爆炸那么猛烈,他们肯定活不成,必死无疑!

    如此一来,问题就复杂了!费飞和杨新,确实有盗卖火药的犯罪嫌疑,但这场爆炸案是否他们所为,可就难说了!

    或许,盗卖火药案与爆炸案无关,是两起并不关联的案子,那么杨仪查来查去,好不容易找到的这条线索,不是又断了吗!

    不甘心啊!况且,杨仪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两起案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是单独个案,最关键的还是找出其中的关联,或许便能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可是,现在费飞和杨新已经死了,他们的家人也是一问三不知,案件调查至此,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杨仪还能从哪寻找突破口继续调查呢?还有,那神秘的粉尘,查到了什么结果呢?

    关于火药仓库内粉尘的来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