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三十六章:钱法币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三十六章:钱法币制 (第2/2页)

历了长期的动乱和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物资匮乏,物价奇高,老百姓买一袋米,要拎着好几串铜钱上街,而最终买到的粮食,还没有铜钱沉呢!

    要知道,这还只是小买卖,若是大宗交易,所需铜钱,车载斗量,更加麻烦!

    因此,明朝新钱发行以后,百姓们并不感冒,反而十分默契地把前元朝廷发行的元钞,又重新用上了!一张纸,就能代表许多钱,揣着多方便?何苦累死累活地拎着那么沉重的铜钱上街呢!

    朱元璋听了臣下这样的报告,先是很生气,可接下来,却灵光一现,既然纸也能当钱花,那我也印!于是,他下达旨意,令户部印制发行“大明宝钞”,作为法定流通货币,占领市场,以取代元钞!

    这就是明代著名的大明宝钞之诞生过程,也就是说,大明宝钞实际上是效仿元钞,拿来主义!可问题是,朱元璋却只学到了皮毛,没学到精髓,同样是纸币,元朝都灭亡了,可元钞还有人用,而大明宝钞到最后却变成了废纸一张,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王朝初立,国家满目疮痍,因此,在开国之初,朱元璋最缺的就是钱!而且,因为当时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明军在北方仍与蒙元的残余势力绞杀,军费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甚至连铸造钱币用的铜材都很紧缺,大部分被用于战争当中了!

    现在好了,纸币发行了,朱元璋尝到了甜头,仿佛发现了一座金矿,没钱就去挖,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没有充足保证金的前提下,大明宝钞便开始超量发行,无限印制,最终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币值一落千丈!

    据记载,洪武八年时,一石米的价格为宝钞一贯,可到了永乐元年时,已经涨到了宝钞十贯!也就是说,大明宝钞,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就贬值了十倍!

    这还没算上因为和平治世到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粮食产量提高,价格下跌等因素呢,如果都算上,大明宝钞贬值何止十倍?几十倍都有余!

    永乐皇帝朱棣,也不是省油的灯,竟比他爹干的还要过分!永乐元年,一石米的价格是宝钞十贯,永乐二年,就涨到了一石米宝钞百贯!他只用一年时间,就把大明宝钞变成了废纸!

    因为恶性通货膨胀,当时的朝廷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就甭提了,同时也坑苦了朝廷各级官吏,要知道,他们的俸禄很低,而且,都是用大明宝钞发的!

    早年间,官员们发了薪水,还能买米买面,养家糊口,到后来,一年的俸禄,还不够喝一碗粥,领到的全是废纸,又敢怒不敢言!怎么办?为了不饿死,只能想尽办法捞钱,尽管朱元璋严厉打击贪腐,却屡禁不止,这也是原因之一,官员们也是人,也得养家糊口,也得吃饭啊!

    随着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朱元璋也意识到了问题,想了些补救措施,然而,却并没有什么作用!作者高祥轩的三国之经天纬地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