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从师篇(十二)  (第3/3页)
 “贺家的贺疙瘩、贺金龙,以及他们的唢呐班子。”    “马家的马银河,以及他的唢呐班子。”    “贾家贾麻炳、贾凤祥以及他的唢呐班子。”    “以及去年夺得魁首的大师,贾家班班主,贾步忠和他的唢呐班子。”    “……”    全场掌声一片,哗然四起。    沁南沁北几大家唢呐共同汇集在一起。    那可比过年还要热闹。    群众们早就迫不及待的想看他们,展现自家的绝活。    按照点名的出场顺序。    张大发等人身穿一身金黄色的‘战袍’最先出场。    排成一条长龙,随着鞭炮声响。    敲锣打鼓的朝街道的最中心走来。    然后,正式开场,人员变动。    分东南西北四个位置,背对背的站立着。    演奏唢呐名曲《粮满仓》。    欢脱的呛呛声响起,起伏的唢呐伴奏应声响起。    张大发一把年纪了,还要和另外几个徒儿齐声演奏唢呐。    用尽力气,时而摇头晃脑,时而点头青筋暴起。    4.    《粮满仓》本就是一首欢脱的曲子,用于开场再合适不过。    再加上张大发常年演出的功底,其他弟子们的默契。    让这首欢脱的曲子,显得更加起伏动听。    敲锣时,伴随着八音孔里面的声音,显得每个音调都恰到好处。    没过多久,一曲演奏完毕。    张大发带头,又变换了方位,开始四台演奏。    去下锣鼓,二胡,笙等陪衬乐器。    张大发,张改明,以及其他两个极为器重的弟子站在一排,拿起唢呐,来了一首《汉江春早》。    这首曲子较为悲怆,听起来有点像三四十年代抗日英雄英勇牺牲那股味道。可是,当演奏到纯熟阶段时,又有点海淀子捕到大鱼后喜悦的抒发,时而悲鸣,时而在两个音节间上下波动,到最后,更是一口气都不换,拖了很长的音,难度系数不亚于上一首《粮满仓》。    收尾时,又有点高亢。拖了很长的音后,又落下。    以至于演奏完毕后,收获了一部分掌声。    下一步就是独奏,每个唢呐班子几乎少不了的环节,一般都由班主拿出看家本领亲自演奏。    张家班的班主张大发叫其他人退后至一边,随后,喝了一口水,将水瓶子放在地上,扬起唢呐管子起了个音。    就在众人都以为他会演奏难度系数最高的名曲《百鸟朝凤》时,他却忽然间变调,演奏了《三十里铺》。    一个人静悄悄,闭着眼睛享受着这悲鸣的乐章。    整体像是在演奏离家游子们的心声。    很多人听着听着,都不由得抹着眼泪。    等他演奏完毕后,那些坐镇评委们便开始发布自己的看法,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商量完以后,就按照各自的角度进行评价:    “张家班唢呐的功底和去年相比,果真是进步了不少。各个人员都配合有度。先说说最初那首《粮满仓》吧。一般晚会仪式都会在开场演奏一些欢脱的曲子,比如最早的一首《酒干倘卖无》。当然,这只是站在音乐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和大师的曲艺比不了。就冲这点来说,这首曲子便用的恰到好处。”    “说完这个以后,再说说下一首《汉江春早》。这首曲子比较上一首来说,难度系数就开始增高。里面运用了各种起承转合的音调。有时候像是站在高山上向下呼喊,回响不断。有时候又像是海淀上打鱼的船民一般,一边用船桨划船,一边哼唱着山歌,悠扬动听。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您的收尾,我觉得应该降下来一点。毕竟起承转合嘛。”    “接下来的这首曲子,如果我没听错的话,应该叫《三十里铺》吧。刚才张师傅演奏的时候,我几乎是闭着眼睛听的。因为这首曲子隐隐间有一种鼻腔共鸣,在我看来,演奏比较费力。可是在您看来,应该就随和多了。独奏嘛,除了技巧以外,另外还要注重情感上的抒发。关于这两点,您都做到了。”    “所以,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给了您一个满意的分数,满分100分的话,95分。”醉面书生的吹唢呐的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