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明军事改革 (第4/6页)
。 “这两年,你们俩在这个家中尽心尽力,可谓是有功劳,也有苦劳。” 李义、李善两人听到这话,顿时就是不舒服。 这话到底是老大讽刺自己的呢,还是真心实意的? “大哥,你可别这么说,给自己家出力,那不是应该的吗?!”李善故作大方的说道。 李忠见状,丝毫没有生气。 “是是是,给自家都是应该的。” “不过,你们两人都是一身大本领的,可惜没有什么进军户的路子,在这里干一个辅兵,实在是委屈。” “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善脸色一垮。 “老大,你该不会是想要都司府革除我俩的辅兵身份吧?”李义面露不忿。 李忠闻言,却是摇摇手。 “你俩这都是想到哪里去了啊。” “我怎么会向都司府革除你俩的身份呢?那样的话,岂不是就要天天被税赋徭役催着走了啊。” 如今虽然大明兴起,可是平头百姓的日子还没有好过起来。 普通百姓一年两次的税赋,还有好几十天的徭役,要不就是其它的杂役。 这种情况,还是近些年来洪武皇帝‘休养生息’的结果。 跟大明军户的日子一比,老百姓可是辛苦多了。 “那你说啥意思?”李义皱着眉头问道。 “哈哈,当然是好事情。” 老大李忠随后就把今日事情给说了出来。 “你们还不知道吧。” “英王的北平行都司已经下了军令,要在北平设立十二卫,募集河南、淮南江北的兵卒,朝廷给予官身俸禄,其他军备尽数朝廷拨付。” “将来的军功勋爵,一概与军户同样。” 听到这话,李义和李善二人都是又惊又喜。 惊得是,如此好的事情,怎么还会募兵呢,不是早就应该人挤人,都要挤爆了嘛? 喜得是,因为有了这个路子,自己的一身武艺可以有了出路了啊。 “兄长,那这十二卫募兵,都要在那里屯驻?”李义问道。 “呵呵,全都是在北平,将来有战事的话,再随军令迁移。”李忠说道。 李义、李善闻言,又是面露喜色。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后,又是继续问道。 “太好了,北平可是好地方,如果是那里的职田,那可就是赚大发了啊。”李义摩拳擦掌的说道。 “是啊,北平可是蒙古鞑子原来的都城,好地方啊!周边的职田,想一想就是美得很啊。”李善也是说道。 “咳咳,你俩可能有些想差了。”李忠有些尴尬的清清嗓子道。 “差了?” “哪里想差了?” 李义、李善都是一愣。 “这北平的十二卫募兵,都是给俸禄和官职,至于职田,则是没有的。”李忠说道。 “没有职田?” “怎么可能没有职田?” 李义、李善都是不肯相信。 “唉,你俩也不想一想,这各地的良田,早就被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荒地也需要时间去开垦。” “再说了,北平周边是何等好地方,怎么可能还有空闲田地去分职田。” “这十二卫兵,都是给予俸禄丰厚,其实也是不比职田差的。” 李忠的话让他俩终于是好受了一些。 “兄长,那这北平的十二卫募兵,俸禄是多少?”李义问道。 “三十元!”李忠伸出三个手指道。 不过,这话却是让他的两个弟弟一脸的懵逼。 “什么?三十元?” “什么圆的方的?” 李义、李善都是疑惑满满。 “三十银元,也就是三十个银钱。” 李忠说罢。 就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 哗啦! 一声轻响,他把钱袋全都是倒了出来。 只见一堆白花花、圆滚滚的银元滚了出来。 “看到了吗,这就是银元。” 李忠举起一个银元说道。 “大明在倭岛发现了银山,将来这天下的钱币,就要慢慢都换成这银钱的。” “哦,也就是叫做银元。” “一个就是一元,北平的募兵就是一个月三十个银元,足足当得数万钱呢。” “要是算起来,可比百亩薄田强得多呢。” “而且,还不用操心职田的收种,每月雷打不动都有三十个银钱,岂不是美得很。” “职田有什么好,不仅要管种管收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