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_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开国,朱元璋要立朱瀚为皇太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开国,朱元璋要立朱瀚为皇太弟!? (第5/7页)

未必是那个苗子!”

    一个先生模样的长者从外边走了进来。

    但是,罗贯中很显然是听不进去。

    他收拾了一下书桌,把自己最爱看的那本《三国志演义评话》揣进了怀里,然后对着先生和同窗们一拱手。

    “大明开国封侯万里,小子罗贯中不封侯,绝不回杭州!”

    说罢,罗贯中就大踏步走了出去,只留下一群儒生摇头叹息。

    ………………

    北京,大都城。

    大元皇宫内,一个小太监正跪在地上,捧着一份抄来的大明《讨元檄文》小心翼翼的朗读者。

    坐在御座上的皇太后奇氏,跟在下面肃立的大臣们都是脸色阴沉。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小太监声音细细的读着。

    忽然!一声呵斥,打断了小太监的朗读。

    “够了啊!”

    大元皇太后奇氏一声呵斥,中断了《讨元檄文》的朗读。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哼,朱元璋都要驱逐你们,你们就这么坐视不管,谁能给朝廷拿出一个计策来?!”奇皇太后冲着臣子们厉声呵斥道。

    下面的文武百官一个个脸不红心不跳,全当没有听到这话,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一动不动。

    奇皇太后骂了几句,只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便挥手宣布退朝。

    如今大明开国,许多地方官府直接就对大元彻底失望了啊,各地的蒙古人纷纷是涌入了大都,不敢再留在各自的驻地,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身边的汉人给砍了脑壳投降明朝。

    “唉,现在真的要准备北撤到草原了嘛?”奇皇太后看着空空的朝堂,忍不住失落起来。

    。。。。。。。

    湖北,汉阳城。

    大汉皇帝陈友谅也正在读着朱元璋的《讨元檄文》,当然不是他亲自读,而是丞相邹普胜在旁边读,陈友谅坐在龙椅上听。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邹普胜的声音低沉,听起来铿锵有力,让陈友谅也不禁被《讨元檄文》的内容大动。

    “淮右布衣!”

    “淮右布衣!”

    陈友谅口中不停的念叨这个词语。

    淮右布衣,也就是淮北普通农民的意思。

    “朱元璋如此坦然,英雄气度,属实不一般啊!”陈友谅忍不住说道。

    “陛下英雄气,也是差相仿佛!”邹普胜连忙说道。

    陈友谅微微摇头一笑,在登基称帝后,陈友谅也没有隐藏自己的卑微出身,对于自己的穷鬼老爹和祖父,那都是大大方方的承认,没有想着去攀附什么名人,如今朱元璋也是这么干的,让陈友谅颇有几分英雄相惜。

    “可惜,若不是争夺这天下,朱元璋,朕倒是愿意跟他把酒言欢的!”陈友谅摇摇头,然后又继续说道:“如今讨元檄文一出,可不是仅仅要讨伐暴元,朕听过朱元璋在江西增兵,调集船只战舰,看来是要对我们下手了啊。”

    邹普胜听到这话,也是沉默不语。

    按照朱瀚的布局,既然大明开国已定。

    那就要打出气势来,历史上的陈友谅可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如今大明掌握优势,可不能再给陈友谅机会了,必须要彻底解决他。

    所以,胡大海、蓝玉、张定边等朱瀚手下的猛将,统统都被调集到了江西,准备伺机向西进攻湖广的陈友谅,消除掉这个重大的隐患。

    “明军兵马一到,汉阳只怕要危险。”

    陈友谅有些悲观的说道。

    根据密探回报,大明王朝在江西布置了足足二十万兵马,其中几乎有两百多艘火炮战舰,凭借湖广大汉的水军,根本就是无法阻挡。

    “陛下,明军远道而来,我们可以周旋一二,等到他们士气衰落,然后再给予致命一击!”邹普胜连连劝道。

    “难啊!如果一旦汉阳保不住,我们就西进四川,明玉珍的兵马薄弱,相信应该挡不住我们。”陈友谅说道。

    所谓狡兔三窟,陈友谅是多么狡猾,怎么可能在汉阳被堵死。

    他已经是想好了,一旦汉阳失守,那就西进四川。

    只要击败了明玉珍拿下四川,再差也能做一个刘备吧!

    。。。。。。。。。

    山东,曲阜。

    “……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山东镇抚使戚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