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事端开启(六). (第5/5页)
王保仁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道:“自古以来,任何大规模的民间暴动,前提都是百姓们已经走投无路、活不下去,而所有较小规模的民间暴动,前提则是两项! 其一是百姓们虽然还能活得下去,但心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怨气与不满,其二则是必须要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让大部分人皆是感同身受、愤怒共情,但终究只是感同身受罢了,百姓们自身并不是实际受害者,所以他们参与暴动之际也只是一时脑热,很快就会恢复冷静! 现如今,南京局势已经满足了第一项前提,因为南京六部这段时间以来的胡作非为,整个南直隶的百姓们皆是心存怨气,但南直隶终究是富裕之地,百姓们还活得下去,这般情况下,想要引发一场规模不大不小的暴动,就必须要出现一件标志性事件,引燃百姓们的心中不满,但这个标志性事情却又不能让百姓们成为实际受害者。” 朱和坚好似是才想到了这一点,顿时是钦佩点头,道:“确实如此,但王太师您具体又要如何操作?” 王保仁表情冷漠的答道:“三天之后,将会有一名声誉极佳、走投无路的穷困书生,因为自身所遇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自尽于南京礼部衙门之外!”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百姓皆是生活穷苦,读书人则是受到了绝大多数百姓的尊重与向往, 所以,一名穷苦书生的悲惨境遇,毫无疑问最能引发民间百姓的心中共情。 若是百姓们见到一位与他们同样出身穷苦的有德书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当众自尽于礼部衙门之外,而且这名穷苦书生选择自尽之前,说不定还会大声疾呼、揭露不公,再加上某些势力的暗中引导与鼓动,这般情况下发生一场小规模的暴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朱和坚很是钦佩王保仁所寻到的切入点,但他并没有做出任何评价,也没有询问王保仁为何能算准这名穷困书生的自尽时间与自尽方式,更没有想过要出手帮助这名穷苦书生解决不公正待遇,只是轻声叹息道:“这位书生……当真是可惜了!” “是啊,确实可惜了,但他一定会死得其所!” 王保仁点头赞同之际,同样是表达了惋惜之意,但眼神之中冷漠之意却是毫无变化。 毕竟,棋子就是用来抛弃的,而且王保仁手中的棋子还有很多。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朱和坚愈发忙碌了,不仅是依然与吕德、傅平生二人整理情报消息、思索后续对策,还抽出时间接见了南京官场的各界人士、势力代表,像是吴陉人、汪正、马森、曹文斌等人皆有相见,还或真或假的承诺了许多事情,让南京各界势力皆是认为朱和坚站在自己这一边,于是他们相互攻讦的力度也就更大了,南京官场也陷入了更进一步的混乱。 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皆是有利有弊,在周尚景的算计之下,朱和坚在南京官场的声誉极高,这就意味着南京城内一旦是发生暴动之后,朱和坚就必须要在“众望所归”之下站出来主持局面,无法抽身事外,但这般情况也就意味着,朱和坚很容易就可以收买人心、扩张势力。 所以,趁着与南京各方见面之际,朱和坚也根据自身所整理的情报,招收了一批有实力、有能力的支持者,在南京官场之中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与人脉。 朱和坚其实是真心想要与王保仁结盟合作,但朱和坚认为双方结盟合作之际,必须要以自己为主、以王保仁为辅,而不是反过来以王保仁为主、以自己为辅。 所以,他这段时间耗尽心思整理情报、扩张人脉势力,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抛开王保仁的协助、独自解决接下来的各项难题,这样一来他就不必需要屡屡请求王保仁出手相助,也就不必欠下王保仁大量人情,反而是王保仁依靠着朱和坚顺利处理了南京官场的所有事情,这样一来王保仁今后与朱和坚相处之际自然就是矮了一头。 而就在朱和坚不断的准备与忙碌之间,时间很快就已经来到了三月初九这一天! 三月初九,谷雨,宜祭司、祈福,忌婚嫁、搬迁。 而朱和坚这一天则是盛装现身,率领南京官场百官向着明孝陵而去。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的种种矛盾,也在这一天迎来了彻底爆发! …… …… zWWx.org虫豸的摄政大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