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朱和坚出京. (第4/4页)
认为你缺乏担当与魄力,所以就希望你前往南京、协助太子太师王保仁,处理朝廷中枢从南京六部收权之事!这段时间所发生的种种变故,应该就是周尚景的逼迫手段。 关于这件事情,你很快就告知于朕了,但朕当时思来想去,认为南京六部之事关系重大、情况复杂,并不适合你去趟浑水,所以就没有答应。 但时至今日,为了扭转世人印象,朕认为你还是应该去一趟,抵达了南京之后,你就协助太子太师王保仁一同收拾南京六部,朝廷从南京六部收权的计划已经布局大半年之久,成功机会很大,正是你展现自身魄力与手段的好机会。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你前往南京的时候,名义上只是为了祭祖,表面上依然是由太子太师王保仁负责一切,你并没有参与其中……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若是朝廷顺利从南京六部收权,王保仁一向是聪慧机敏,他向朝廷请功之际,必然会把你列为首功,朕也会当众表示,安排你前往南京祭祖就是为了暗中协助王保仁做事,到了那个时候,你自然就证明了自己的魄力与手段; 但若是朝廷的收权计划失败,那一切责任就由王保仁独自承担,你名义上只是去南京祭祖罢了,这件事情自然是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朱和坚先是一愣,然后也不得不承认,德庆皇帝的这般计划可谓是万全之策。 自从一个月之前,收到周尚景的提议之后,朱和坚就一直都很犹豫,深怕是中了周尚景的陷阱,德庆皇帝也是相同态度,不希望朱和坚去南京趟浑水。 所以,这件事情就一直拖延着,朱和坚也一直都没有给予周尚景明确答复。 到了今天,朱和坚也知道民间舆情与朝廷邸报的情况,必然是周尚景在逼迫自己做出决定,但他依然不想去南京趟浑水,所以才会觐见德庆皇帝,原本只是希望德庆皇帝能为自己做主、亲口警告周尚景不要暗中搞鬼。 谁曾想,德庆皇帝竟是想到了这样一个万无一失的妙计,可谓是把趋利避害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朱和坚自然也就心动了。 在朱和坚的心中,对于德庆皇帝一向是并无太多的敬重之意,总是认为德庆皇帝顾忌太多、行事软弱,德庆皇帝刚才曾是讥讽唐太宗的垂拱而治就是一个笑话,其实在朱和坚心里,德庆皇帝也是差不多的形象。 但这一次,听到德庆皇帝的提议之后,朱和坚却是少有的心生敬佩,只觉得德庆皇帝还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朱和坚心动之后,也明白自己不能在德庆皇帝面现表现得太过虚伪,否则只会引来德庆皇帝的不喜,很快就表态道:“既如此,儿臣当然是愿意前往南京协助王太师……只不过,这般做法虽是万无一失,但就是有些对不住王太师。” 德庆皇帝则是浑不在意,挥手道:“他是太子太师,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你考虑!更何况,他就算是把大部分功劳让给你,朕也不会亏待他,依然会遵守承诺、让他入阁辅政,他又有何不满意的?” 在德庆皇帝看来,臣子为皇帝牺牲不仅是应该的,更还是一项荣耀。 *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又陆续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大儒杨洵重返庙堂,再次担任大理寺卿之职,而现任的大理寺卿方世文,则是升任为山东巡抚。 其二,是德庆皇帝传旨让七皇子朱和坚代表自己前往南京祭祖,立刻就要启程出发。 对于这两件事情,绝大多数朝廷官员皆是没有提出异议。 毕竟,以杨洵的声望与资历,足以担当大理寺卿的重任,只要他愿意重返官场,就没人能与他相争; 而七皇子朱和坚代表德庆皇帝前往南京祭祖之事,虽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毕竟这种事情理应是由储君太子出面负责,但太子朱和堉目前并不在京城之中,而且已是地位岌岌可危,七皇子朱和坚则是公认的下任储君,所以也没人会冒头反对找麻烦。 不过,赵俊臣对于这两件事情,却皆是有一些不同意见。 …… ……虫豸的摄政大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