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三十一节 人心(1) (第2/2页)
末将武库左监冯旭,恭迎鹰杨将军!” 张越笑了一声,举起陌刀,对着身后的士兵下令:“入营,发令,命长水校尉、射声校尉队率以上军官,即刻来武库议事!” 夺下武库,只是一个开始。 团结人心,定下战略基调,凝聚上下共识,就是接下来要做的重点。 其重要性,在张越心里,已超过了一切。 包括太子据、霍光以及建章宫的天子、太孙。 因为,张越知道若不能立刻做好这些事情,接下来他就极有可能被人翻盘! 正治斗争,纲领第一! 纲领不清,自招其败! 而在现在,对张越和他的集团来说,首要的目的,自然是立刻确定,此次事件中他们的立场、目标、决心! 并搞清楚,部下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与决心! 而到了这一步,事态和局势,也促使张越与他的部将们,必须迅速立刻确定这些事情! …………………………………… 张越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执行。 不过半个时辰,从另外两个城门入城的长水校尉陈安、射声校尉许广国就各自带着数十名军官,匆忙赶到武库。 而在这里,宋襄带着的北军军官们,也已经初步将武库控制下来,完成了俘虏的收押、防御的建立。 并在武库东南库房,腾出了一间宽敞的库房,作为这次会议的会场。 所有人在来到武库后,立刻就被带到此处。 “军情紧急,本将便不与诸公絮叨了……”张越在看到人都来齐了以后,径直带着续相如,走到这库房中间,对着所有人拱手道:“今,长安局势,想必诸公也都该有数了……” 事已至此,只要不是傻瓜,大家都看出来了。 今夜的长安,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所有人都已经被迫卷入其中,身不由主! 而且,所有人都已经置身于及其危险的境地,稍不留神,就是身死族灭! 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和历史上的淮阴候韩信、条候周亚夫的部将一样,被永远流放,子孙都要受今日之事的牵连——除非他们能马上找到新靠山,并及时的通过出卖鹰杨将军来改换门庭。 可,现在的情况,怎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呢? 于是,他们现在只能一条道,跟着鹰杨将军走到底! 与长安叛军,甚至更深层次的敌人,做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坐的都是军人,特别是长水校尉、射声校尉的军官,他们早就已经把脑袋拴在了裤腰带上了。 自然有着觉悟。 于是,张越话音刚落,便有人道:“将军!您怎么想,末将等便怎么做!” 这立刻引来无数人附和。 更有大胆之人说道:“昔者,陈涉有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亦然也!况,早有谶语曰:汉有六七之厄,法因再受命,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将军封狼居胥山,登高而建极,授天下以良麦良粟,致亩产七石,新王,舍将军谁能当之!” 而此人说完,整个库房立刻寂静无声。 旋即,便爆发出了无比高亢的附和之声:“善!代汉者,当涂高!今汉德已衰,将军负天下之望,有安四海之德,舍将军,谁能为之?!” 张越听着,内心波澜不惊。 这是他早就有所预料的事情。 亦是事物必然发展的结果! 即使没有今天的事情,十年、二十年后,只要他不倒台,同样会有人在他面前这样进言的。 就像当年韩信一样。 只是,韩信不听人劝,落得了一个身死族灭,灰飞烟灭的下场! 张越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因为他很清楚,只要他表露出了对汉室刘氏的忠心和誓死不叛的决心。 哪怕暂时渡过了今日的危机,然而,一旦局势缓和,他的部下立刻就会背叛他。 因为,没有人会追随一个必定败亡的首领。 更不会有人心甘情愿的给一个13卖命! 就算有人肯,这种人也必定是极少数! 大多人,普罗大众的想法是很简单的——我给你卖命,你给我回报。 不说超值的回报,起码也要对等。 便是皇帝,也不能差饿兵! 所以,少年时立志为汉征东将军的曹阿瞒,最终以丞相进魏王加九锡。 所以,郭威账下东西班行首,柴荣账下的马直军使赵匡胤,最终在黄桥黄袍加身。 这是时代与人心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 只是,对张越来说,现在谈这个事情,太早了! 十年后,二十年后才合适。 刘氏威望未衰,人望未失,而他本人根基太浅,资历太低。 暂时,还是需要借汉室这颗大树来滋养自己的。 不过,也不能直白的拒绝现在这些爱将心腹们的一片好意! 得用一个婉转的方法告诉他们:诸公不要急,面包会有的,糖果也是会有的,只是需要耐心。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