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_第541章 段婉清深夜见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541章 段婉清深夜见皇帝 (第2/2页)

着龙袍头戴冲天冠,面色冷漠,冷视着匍匐在自己帐中的七部使臣。

    他心中有数,这些蛮夷之所以急匆匆赶来投诚,其意在于保全自身,企图与高家和大理段氏进行政治上的切割。

    他也知道,日后拿下大理,要想获得大理的长治久安,其实还需要这些蛮部归化,不能一味靠杀戮,否则便会激起他们野火烧不尽的反抗。

    只要政策得当,其实对各路蛮部来说,臣服大理还是臣服大燕政权,差别都不大。

    问题的关键便是他们各部的利益和子民生存的空间要得到保障。

    所以,王霖对待这些蛮族态度还算和善。

    王霖收下了各部的进贡,并给予承诺,只要各部臣服大燕,不出兵协助高家与燕军作战,大燕军马绝不会侵袭攻伐各部所世代栖息的原始山林。

    各部大喜,谢恩不止。

    会贡朝会刚结束,锦衣卫就将孤身驰来燕军大营的大理皇族特使段婉清带进了皇帝行辕。

    段婉清在被带进行辕的路上,亲眼见到了七部使臣欢天喜地离去,心中更加凝重。

    大理各部是个什么德性,段婉清可是很清楚。

    燕军大军威慑之下,各部群起而投效,出卖大理,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什么大理段氏,什么威楚高氏,在蛮族心里都是个屁。

    从进燕军大营,到进皇帝行辕,直至皇帝大帐之前,段婉清在锦衣卫的押解下,用了至少半个时辰的时间。

    一路上见燕军威武雄壮,气势肃杀,看得段婉清更觉得自己此来非常及时。这样的强悍大军,非大理小国所能敌。

    虽然数百年来,在西南半壁,大理也算是一方霸主,引得各国来朝。

    可与巨无霸的中原王朝相比,大理的底蕴和实力就差距太大了。

    燕青缓步走进大帐,躬身道:“陛下,大理国公主段婉清携带大理皇帝段正严密旨,特来求见陛下。”

    此刻的王霖正站在一面宽大的西南半壁舆图下沉思。

    室内烛光透亮,亮如白昼。

    王霖留给段婉清的是个棱角分明的侧面背影。

    他缓缓转过身来,眸光平静,渊渟岳峙,望向段婉清。

    段婉清深吸口气,不卑不亢向王霖行礼道:“段婉清拜见燕皇陛下!”

    王霖眼前一亮。

    此女一张脸秀丽绝俗,下颏尖尖,脸色白腻,光滑晶莹。

    新月清晖,花树堆雪。

    “平身,赐座。”

    随着皇帝清冷的声音传来,段婉清也抬头望了过去。

    眼前的大燕皇帝,其实也比她大不了几岁,五官英武俊逸,棱角分明。

    他明黄色的龙袍上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桉,袍角那汹涌的金色波涛下,衣袖微扬,他剑眉轻挑,黑无墨玉般的童仁反射着威严的光泽,整个人带着与生俱来的天神般的威仪和皇者高贵。

    段婉清心跳如鼓,不敢再多看。

    她俏面微红,不敢正视王霖的眼眸,避过眼神去。

    王霖澹然道:“公主孤身一人来我军中,其意若何,可直言不讳,莫要绕弯子,朕喜欢直来直去。”

    段婉清拱手道:“陛下,婉清此来为代父前来觐见陛下,表达我大理皇室对大燕的臣服之心,从始至终,并无改变。”

    “朕知道,朕之前册封段正严的官职一如前宋,朕对大理,本无攻略之心,你们当清楚。

    但朕自登基称帝以来,四海归顺,朕也愿意以仁慈教化四方,与蛮夷诸国和平共处。

    然,汝大理权臣高家,居然胆敢攻杀我大燕商队,屠戮千人。朕之爱妃,也惨死在威楚之野。

    朕过去曾说过,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朕这一次举兵前来,不诛灭群獠,为我大燕子民报仇雪恨,绝不还朝。”

    “陛下息怒。罪孽之事,全系高家所为。我父皇曾劝高量成,交出凶手罪魁等众,谋求陛下宽宥,结果高家不听,一意孤行。”段婉清的声音轻柔。

    王霖声音虽然平静,但他话语中的怒气和决心听得她心惊胆战。

    “若大理段氏不曾助纣为虐,朕自当赏罚分明。但是,高家,朕一定会诛杀殆尽,鸡犬不留。

    朕之意,若大理段氏一如既往,臣服我大燕,臣服于朕,朕也愿意既往不咎,但前提是,放开龙首关,迎我大军南下,助朕诛灭高家。”

    段婉清心中一颤,皇帝气势威严太重,直接将话语的节奏掌握在手上,威慑住她的心神。

    她险些忘记了自己这一趟的来意,要为大理段氏争取利益。

    段婉清壮着胆子勇敢望向面前这位近在迟尺的大燕皇帝,心头却是不由自主生出了些许异样。格鱼的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