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早餐做不成  (第1/2页)
    易飞习惯早起。    早睡早起,是易奶奶对福利院所有孩子的要求。    他醒来时,桌上的闹钟刚指向五点半。    夏天,天亮得早。    此时,已是天光大亮,窗外面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一缕金色的阳光从东边山墙上的窗户挤进来,照到对面墙上。    形成一个轻轻摇曳的光圈。    偶尔,有汽车的笛声传来,觉得非常的远。    这个小院真不错。    仿佛不处在闹市中,而是在幽静的深山里。    算起来。    易飞也仅睡了三个小时。    这也算重生的一个大礼包吧。    他每天睡三个小时足够。    也许是因为他有两个灵魂的缘故。    也许是因为易家先祖那些金色星星。    易飞也说不清。    达芬奇发明的多相睡眠,每周可以节约20-30小时。    易飞一次睡眠,也能节约这么多时间。    可以干很多事情。    易飞觉得他的两个灵魂已经完全融合。    他现在几乎就是十五岁。    后面三十多年的经历,就像看了一部长长的电影。    而主角就是他自己。    这样也好,避免了精神分裂的可能。    一个身体里拥有两个灵魂不是好事。    哪怕这两个灵魂都是自己。    毕竟不同年龄阶段,人的世界观、思维是不同的。    十五岁的自己才真正属于这个世界。    也会慢慢成为主导。    书桌上那本信纸已经被他写了半本。    他写的是北方后来常见的冬暖式大棚建法。    早晚要用得上,不如抽时间先写出来。    虽然十多年没有做过建大棚的工作了。    记忆倒是清晰的很。    写出来并不费劲。    ------    易飞来到院子。    空气很好,一股青草的淡淡清香传入鼻端。    种草也是挺好的。    只是。    这院子里的草显然很长时间没有整理过。    白天。    他才看清这个院子。    确实很“现代化。”    门窗用的都是不锈钢。    东边院门的那道院墙上还用深棕色的横木作了造型。    南边院墙就是学校的外院墙,为了安全,除了院墙加高外,上面还加了铁丝网。    西边和邻居家的院墙不高。    几株蔷薇花的枝条爬过院墙,耷拉在院墙这边。    邻居看来种了花。    从院墙上面可以看到。    两家的房子、院墙一模一样。    不用说是一起装修的。    学校不会给老师提供如此精美的装修。    肯定是赵丽丽的杰作。    易飞也就知道邻居家是谁了。    就是赵丽丽和赵奶奶口中的“芳芳”。    赵丽丽的大学同班同学,余春芳。    易飞没见过余春芳,他听说过。    赵丽丽和赵奶奶时刻把这个名字挂在嘴上。    你不想听到都不行。    赵丽丽上大学时,还不到十四周岁。    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余春芳即当同学,又当妈的把她拉扯到毕业。    两人情同姐妹。    真要说亲近。    赵丽丽同余春芳的感情,还要超过和大嫂易千晴的感情。    她公开说过,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非要排个序的话。    余春芳排在第五位。    仅次天她父母和两个哥哥。    赵小彤都得往后排。    易千晴排在老末。    赵丽丽说这话的时候,易千晴也在场。    赵大小家就是如此任性。    易千晴并不为意。    她非常宠这个比她小了十岁的小姑子。    不宠她,也不会给他买四本猴票了。    大学毕业时。    余春芳和她男朋友石铭生本来要回他们老家,文山县一中去教学的。    赵丽丽通过关系把他们要到了临东市。    只是二中没有编制,石铭生去了东郊区的临东市第六中学。    余春芳分配到了二中。    赵秋城就把两人的小院装修成了这样子。    ------    易飞在院子里稍空旷的地方打了套军体拳。    这是师父教他的第一套拳法。    平时每天打两次,就当锻炼身体。    他接着又打了套师父教他的第二套拳法。    这套拳法没有名字。    是师父的养父三道长教给师父的。    师父又传给了谢楠和易飞。    这套拳法就比较少见了。    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