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33节  (第3/3页)
 今年却是整个肃城,有接近十万亩的土地, 都在夏收后选择了种植甜菜。如今面临的销售压力完全是天壤之别。    若不能为这些糖打开一条销路, 肃城的糖业发展,很可能就此夭折。    “郡王,糖厂还要继续制糖吗?甜菜最多保存到夏天, 若不制糖, 到了夏天很可能会腐坏发芽。”    “可要是继续制糖, 那么多工人要发工钱,柴火石灰等耗费也不低。”    廖泽田苦恼地道。    李洵想了想, 问:    “糖能保存多久?”    这方面廖泽田倒是进行过探索, 回答道:    “和甜菜一样,也只能放到夏天去。夏天太热,霜糖会化,影响品相。黄糖到了夏天虽然会化, 待天气没那么热了,却又能重新凝结, 倒是不影响食用, 可黄糖价格本就低廉……”    李洵记得后世虽然食用白砂糖一般标注只有一两年的保质期, 但国家糖库却是七八年才更换一次库存。这足以证明, 只要避免了夏季的高温, 尽量密封,糖是能放很久的。    “制糖厂不能停工,照原计划正常制糖。工人工钱和其余材料的耗费,你继续到郡王府支应便是。”    又让廖泽田拿一桶糖做个试验,在生火的房间里模拟夏季高温,然后把糖桶周围放上冰块,看是否能保证白糖不融化。    若是能,今年冬天,便拨一些人去尽量多修些冰窖,用于以后的夏季成品糖保存。    另外,如今在制糖的时候,可以在最后一道工序上做些改变,直接熬制成更大块的的冰糖,而不是磨成更细小颗粒的霜糖。    糖块更大,相对也会更容易保存。    不过,这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得为肃城糖打开销路。    打发走廖泽田,李洵看着墙上的舆图找销路。    西边和北边,以目前的形势都不用想了。    东边基本上都是边城,若通过刘渊那边想想办法,货物倒是能流通,但终究人太少,又贫瘠,购买力非常有限。    最终还是得落到南边。    大启六七千万人口,如此广阔的市场,就算是他打通一切障碍,得到北边沙国以及西边波斯,大秦等地的市场,也赶不上一个大启。    但嘉佑帝因为对他的厌恶防备,下定决心要封锁肃城的商路,这才失去了这个广袤的市场。    他不想打自己人,那就只能任其封锁。    以往是影响不大,也就听之任之,可如今已经关系到了肃城的经济支柱产业,便必须要想想别的办法了。    ……其实如果事情的发展真如他推测的那样,那便不需要动用刀兵,只需要上一封折子便能解决。    但形势究竟如何,还需要再等待观望一段时间。    *    看着京城往东几百里的,由北向南那长长的海岸线,李洵不由叹了口气。    若他的领地在海边,造船出海一切便迎刃而解。    若能出海,不仅能进行海上贸易,说不定还能远渡重洋,将高产作物玉米,土豆,红薯引进回来。这样一来,又怎么会像如今这样,费了老大的劲儿,才将亩产量从八十一百斤提到一百五十斤左右。    不过,这些目前他也就只能想想。    当初出京的时候,手中的实力太弱,必须得先得到有硝石矿的肃城,造出火药武器,只能往北疆内陆选。    现实点说,若打不开大启的市场,最容易的得到的市场,便只有北边的沙国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